索引号: 00258223-5/2022-5848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柯桥分局 发文日期: 2022-02-22
组配分类: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文件编码:
  • 信息索引号:

    00258223-5/2022-58484

  • 主题分类: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柯桥分局

  • 成文日期:

    2022-02-22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柯桥分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2-02-22 17:16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柯桥分局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2021年,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柯桥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区委区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全面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核心,攻坚克难,负重奋进,不断增强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获得感,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现将我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年来,生态环境分局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

一是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度法治绍兴(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责任分工>和<2021年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评分标准责任分解清单>的通知》的要求,落实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工作摆在全局的重要位置学习氛围浓厚

二是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具体实施工作。局党工委专题研究法治问题、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开展过程管理、工作自查和总结。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本部门公务员参加年度法律知识考试。

三是深化“三服务”工作。对旗滨玻璃、驭光科技等重点项目全程点对点服务指导。开展企业上市“助飞”行动,对15家拟上市后备企业开展“5个专”结对联系,每月定期走访,梳理解决问题,全力支持企业上市。出台疫情期间刷卡排污补充管理办法,针对企业特点开展政策帮扶和法律服务援助,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二)一年来,生态环境分局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强化科学决策

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按要求开展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确保规范性文件报备率、报备及时率和报备规范率达到100%。

二是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管理。根据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要求,我局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落实《绍兴市环境保护局重大行政决策管理办法》、《绍兴市生态环境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管理规定》,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加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加强重大行政决策档案管理,防范重大行政决策违法风险。

三是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继续聘请浙江越光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常驻我局作为专职法律顾问,进行法律服务,提供法律咨询。法律顾问参与咨询和法律文书拟定、审查,参与代理行政诉讼、复议及非诉执行案件。设立公职律师,开展日常行政处罚案件的合法性审查,提供法律意见,调查和处理具体法律事务。

(三)一年来,生态环境分局积极优化生态环境管理,做到公正文明严格执法

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组织参与2021年度生态环境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质量集中考评,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推动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措施,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及执法扰企等问题。推动加强执法信息公开和信息上报。组织参加打赢蓝天保卫战执法专项行动和“执法大练兵”活动。

二是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规范行政执法监督。按照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要求,统一实行《浙江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按照《关于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试行)>的通知》组织实施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制度。

三是创新行政执法监管方式。为加强尾气监管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推进与交通、公安等部门跨部门联合执法,加强机动车尾气监管对超标行为责令改正或处以罚款,后督察效果良好

(四)一年来,生态环境分局主动谋划提升执法、用法能力,推动学法、普法工作

一是加强执法能力水平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加强案件审查,开展学法用法培训,加强执法和法制人员能力水平建设。持续推进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源头治理行动,全年未发生被复议或诉讼机关纠正的错案。持续推进法律顾问制度改革,深化开展法律顾问在执法办案、合法性审查、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

二是严格落实法律学习制度。组织专题研究学习法治建设工作,专题学习法律法规。实施公务员三年学法轮训计划。组织参加生态环境法律警示教育培训会,提高环境执法守法意识。组织参与2021年廉政“微考学”、开展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贯彻落实情况自查自纠等工作。

三是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普法教育。组织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和“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联动广播FM106开设“小环保大生态主播说”栏目。组织拍摄的短视频《保护一棵古树 传承一段历史》获省厅“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美丽浙江”短视频评比一等奖;推动3家单位实现“线上线下”环保公共设施开放。组织开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宣贯培训。组织推送“柯桥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35期,点击率近2万5千人次。拓展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模拟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度和认知度。

(五)一年来,生态环境分局持续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推动打好蓝天保卫战。出台2021年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方案,制定两个国控站点空气质“一点一策”实施方案。构建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立“露天焚烧精密智控平台”,实现露天焚烧扑灭处置和执法处置双闭环。开展印染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专项整治,制定了印染企业废气整治提升技术规范,完成109家印染企业集气罩安装、排风扇拆除、用电监控系统安装任务。实施小微企业厂区“低散乱污”整治提升,主城区376家非法涉污小微企业全部停产退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办法,对相关单位治气工作发出考核通报7期。完成“数智蓝网”(一期)项目建设。完成8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3家水泥粉磨站超低排放改造、道路保洁车辆绿色化改造、1009辆柴油动力移动源分类标 识发放等工作。

二是推动打好碧水攻坚战。8个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完成整治提升。巩固饮用水源“划、立、治”成效。借助无人机、无人船、声呐探测及水质自动监测等技术手段,对重点区域、重点河道排查分析,并开展举一反三排查整改工作。国考断面曹娥江大闸前为Ⅱ类水,28个区控以上断面功能区达标率和Ⅰ-Ⅲ类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跨行政区域10个交接断面中,Ⅱ类断面4个,Ⅲ类断面6个,水质均满足功能要求,跨行政区域考核继续保持优秀。

三是推动打好净土持久战。启动污染耕地“源解析”工作,编制完成调查方案。化工集聚区地下水专项调查和滨海工业区地下水污染扩散排查报告完成专家评审落实18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污染防治责任开展用途变更地块开发利用情况排查,评审地块数54个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

四是推动打好清废阵地战。推进全“无废城市”建设,每月调度“四张清单”完成“无废细胞”创建55个。督促做好涉疫医废无害化处置。4家危废经营单位完成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完善工业垃圾统一收运处置体系,今年以来共处置工业垃圾11.07万吨。加快处置设施建设,浙能2500吨/日污泥处置项目、循环产业园(二期)1500吨/日垃圾焚烧项目先后建成,危险废物和各类工业固废得到无害化处置,共处置危险废物8.86万吨,污泥165.53万吨。开展工业固废“大排查”“大整治”,共排查企业5948家次,发现各类隐患问题1300个,完成整改1252个。推动建立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运体系,439家小微工业企业、108家汽修行业单位、16家实验室纳入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统一收运体系,收运处置危险废物约14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