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区史志研究室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05 14:55
访问次数: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柯桥依托强大的纺织产业基础,促进了大型纺织专业市场的崛起。中国轻纺城由一条自发形成的“布街”起步,发展到初具规模的“轻纺市场”,后成为“中国轻纺城”,再到现代化的“国际纺织时尚之都”,走过了一条凤凰涅槃之路。柯桥区也因此被誉为“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区。
轻纺市场兴起
绍兴纺织历史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越罗”就名扬天下,及至明清更是“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绸”。柯桥轻纺企业较为密集、交通相对便利,向有设摊售布传统。1983年,有布摊10余户,从事绸布买卖,生意颇盛,翌年发展至200余户。其时,沿街两旁及旅馆、饭店几乎均为布商洽谈业务和成交买卖场所,百米长的柯桥老街成为“布街”。这就是中国轻纺城最初的雏形。
为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1985年7月,当时的绍兴县在柯桥西侧投资建造一个占地3500平方米的棚屋式“柯桥轻纺产品市场”,内设门市部77个,摊位89个。第一代轻纺市场应运而生。之后,鉴于市场成交量不断扩大,要求入场设摊布商日益增多,于是投资660万元,易地新建占地1.7万平方米的绍兴轻纺市场。1988年10月1日建成开业,成为当时浙江省最大的室内专业市场。
中国轻纺城发展
1992年,绍兴县决定在绍兴轻纺市场基础上扩大规模,建立中国轻纺城。6月,经国家工商局同意,绍兴轻纺市场更名为“中国轻纺城”,成为首批被冠名为“中国”的专业市场。
中国轻纺城在创新探索中不断发展壮大。1993年5月,全国第一家以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为基础的中国轻纺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创市场改制先河。同年,中国轻纺城钱清轻纺原料市场成立,成为亚洲最大的轻纺原料集散地。1994年4月28日,建筑面积144500平方米、营业用房3400间、总投资1.8亿元的中国轻纺城北交易区建成开业。至此,中国轻纺城初具规模。
此后,西市场、北六区、北七区、北八区、服装市场暨羊毛衫分场、轻纺精品广场、天汇时装大都会、纺机市场、坯布交易市场和东门町商城等相继开业,中国轻纺城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1997年,绍兴县开始中国轻纺城“二次创业”,加快向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发展。之后,“轻纺城”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在外地兴办分市场。1999年4月,首届中国轻纺城纺织品博览会在中国轻纺城举行。2001年,绍兴县人民政府迁至柯桥,柯桥的城市建设加速推进。
迈向国际纺织之都
中国轻纺城的发展带动了全产业发展。绍兴县以中国轻纺城为本,加快建设“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2006年,中国轻纺城联合市场、中国轻纺城国际贸易区(时代广场)正式开业。中国轻纺城积极走出去,实施“布满全球”战略。
2007年,绍兴县启动中国轻纺城“611”建设计划,即用6年时间,在柯北新城建成100米高层企业总部大楼、现代商贸大厦100幢。10月,全国首个纺织品指数——“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发布,确立中国轻纺城在纺织领域的中心市场地位。2008年,中国纺织品博览会晋升为国家级展会,并由每年举办一次改为一年两次。这年,中国轻纺城服装服饰市场、家纺市场正式开业。至2010年,中国轻纺城形成“南部传统交易区、北部市场创新区、中部国际贸易区、西部原料龙头区和东部物流配套区”五大市场区。
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2011年,网上轻纺城上线,省内最大的专业坯布交易市场——中国轻纺城坯布市场竣工开业。2015年,柯桥区启动中国轻纺城“三次创业”,致力于将中国轻纺城打造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时尚化、智慧化纺织之都。
紧跟时代,勇立潮头,中国轻纺城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如今的中国轻纺城,占地面积达1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0万平方米,营业用房2.8万余间,市场群注册经营户30648家,销售网络遍布世界。2018年,柯桥区成功举办2018世界布商大会,中国轻纺城“线上线下”两个市场成交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
新时代,柯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融杭接沪联甬等重大机遇,紧紧围绕“绍兴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接轨沪杭都市圈的桥头堡”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