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柯桥 >> 特色柯桥 >> 名士之乡
徐渭

信息来源:柯桥区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11 10:21

访问次数:

  徐渭(1521~1593),原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田水月等,明绍兴山阴(今越城区)人。自少失怙,然早慧,10余岁仿杨雄《解嘲》作《释毁》而轰动绍兴城。后追随季本、王畿探究王阳明“良知”之学。20岁考取秀才,8次乡试均因不拘礼法而不第。

  嘉靖年间,倭寇肆虐江浙,毅然投笔从戎,在闽、浙总督胡宗宪幕中协赞戎机。好兵法,出奇计,擒海盗徐海,诱杀王直,多有贡献,深得赏识。为文奇妙,曾为胡撰写《献白鹿表》,获明世宗嘉赞。胡宗宪被逮下狱,既而被杀,惧祸出走他乡,一度精神失常,先引巨锥刺耳数寸深,后以椎击碎肾囊,皆自杀未遂,继因击杀继妻而被捕入狱。赖同里友好张元忭等力救获释。乃遨游大西北,入京师,依张元忭。元忭导以礼法,不能从,怒而去。元忭卒,白衣往吊,抚棺恸哭,不留姓名而去。晚年居山阴城内前观巷青藤书屋。生活穷困潦倒,却仍落拓不平。始是“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继则“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鬻书画为生。最后是“帱莞破弊,不能再易,至藉藁寝”而“忍饥月下独俳徊”。但仍“一尘不到”,拒达官贵人于门外,书《螃蟹》诗示世。73岁凄凉而终,族人为其葬于绍兴城西南7.5公里木栅姜婆山,今墓列县文物保护单位。

  徐渭一生工书,善画,诗、文、戏曲都有极深造诣。尝自语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识者许之。水墨画风格清新潇洒,别具一格,开青藤画派,被尊为鼻祖,陈老莲、郑板桥以至近代齐白石等著名画家均宗之。《南词叙录》是著名戏曲论著。《四声猿》为杂剧传世之作。后二十年,袁宏道游越中,得渭残帙以示陶望龄,相与激赏,刻其集行世。有《徐文长集》、《徐文长逸稿》、《徐文长佚草》存世。中华书局重新搜集整理合编成《徐渭集》。青藤书屋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