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2 09:13
信息来源:柯桥日报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在全区上下铆足干劲拼抢“上半场”、跑赢“全年胜”的关键阶段,一场刀刃向内的作风建设推进会,既为我们敲响了警示钟,更吹响了奋进号。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唯有以“抓常”的定力、“抓细”的匠心、“抓长”的谋略,方能让作风建设从“一阵风”变成“四季雨”,持续滋养干部队伍精气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抓常是成事之要——唯有持之以恒,方能行稳致远。“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必须融入日常、严在经常。从“新春第一会”上发出“勇挑大梁、狠抓落实”的动员令,到区委党建工作暨干部作风建设推进会深刻剖析因循守旧“不敢闯”、避难塞责“不敢担”、佛系躺平“不敢拼”、回避矛盾“不敢抓”、本领恐慌“不专业”、脱实向虚“不作为”、由风及腐“不清廉”等七大作风短板,再到此次会议直面问题不回避、亮剑顽疾不手软、立行立改不拖延,“作风建设”始终是区委区政府紧抓不放的关键课题。然而,当机关安全管理缺失、值班值守纪律松散、迟到早退现象多发等作风问题再次“沉渣泛起”时,这不仅警示我们必须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清醒,更鞭策我们树牢一以贯之抓作风的坚定决心。我们要常治“顽疾之症”,让迟到早退、值班缺岗等突出问题无处容身;常扫“隐蔽之尘”,让“躺平式”“太极式”“甩锅式”等隐形问题无所遁形;常补“精神之钙”,通过常态化警示教育、先进典型引领,筑牢思想防线;常练“落实之功”,在项目攻坚、民生改善、服务提升等具体实践中,彰显担当作为,真正实现作风建设抓在平常、严在日常、管在经常。
抓细是致胜之道——唯有精准施策,方能提质增效。“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风建设重在细致入微,必须找准切口、精准发力。从四十年围涂造田演绎“沧海变桑田”的壮举,到改革开放浪潮中完成“水上布街”向“国际纺都”的华丽蝶变,再到如今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新篇章,“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始终是柯桥党员干部的优良传统。然而,当“工作期间刷视频、看小说、玩游戏”在岗状态不佳、“会议期间玩手机、打电话、抽烟”会风会纪不严等细节问题屡禁不止时,这不仅暴露出我们在作风建设“最后一公里”上的短板,更凸显出提升“解剖麻雀”“靶向治疗”能力的紧迫性。我们要细查“病灶之源”,盯住“小问题”,做好“大文章”,对短板问题逐个研究、逐条剖析,切实找准根源,消除病灶;细纠“作风之弊”,坚持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走过场;细看“成效之实”,通过群众满意度测评、营商环境评估等“硬指标”检验作风转变“软实力”,真正实现作风建设抓有标准、改有方向、评有依据。
抓长是固本之策——唯有建章立制,方能长治久安。“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作风建设功在常治长效,必须破立并举、标本兼治。从研究部署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八大行动”,到作风效能大督查构建“双通报”机制,再到创新探索作风建设“黑名单”制度,柯桥区始终把机制创新作为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然而,当个别单位存在“制度空转”“执行走样”,以及“破窗效应”“稻草人现象”时有发生时,这不仅反映出我们在制度执行上的“宽松软”,更警示我们必须打好制度“补丁”、扎紧制度“笼子”。我们要长担“监管之责”,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传导机制,确保责任压力传导到每一名党员干部;长抓“督查之效”,保持督查高压态势,经常杀一杀“回马枪”,确保板子打疼打醒、打出成效;长握“考评之棒”,将作风建设纳入年度考核和述职评议,严格落实“三个一律”,让制度发力、纪律生威,真正实现以制度刚性约束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我们唯有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以“抓常”防反弹、以“抓细”求突破、以“抓长”固根本,才能让“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的传家宝焕发新光彩。当“严真细实快”成为每一名柯桥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柯桥铁军必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在“勇挑大梁、狠抓落实”的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