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6286821-2/2025-7989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平水镇 | 发文日期: | 2025-04-24 |
组配分类: | 部门预决算 | 文件编码: |
66286821-2/2025-79896
其他
平水镇
2025-04-24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4-24 12:01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平水镇
访问次数:
一、关于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柯桥区“改革创新深化年”为总抓手,全力以赴抓项目、促发展、惠民生,以落实公共财政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狠抓财源建设,严格财政管理,强化税收征管,努力增收节支,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一)财政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根据镇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平水镇2024年财政预算的决议》,全年财政总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10.6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17.81%。
(二)可用资金执行情况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全年预算内外可用资金预计42112.25 万元。其中:
1.财政体制分成资金预计8397.05万元;
2上级预算内专项补助资金160.66万元;
3.上级预算外补助收入6823.33万元;
4.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代征代建项目补助17968.41万元;
5.其他预算外收入2379.6万元;
6.上年结余6383.2万元。
(三)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2024年1-12月,我镇财政总支出36460.06万元。具体分项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76.33万元。其中:
(1)人大事务支出92.11万元;
(2)政府办公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3120.37万元;
(3)信访事务支出319.15万元;
(4)统计信息事务支出66.86万元;
(5)审计事务支出91.37万元;
(6)群众团体事务支出14.23万元;
(7)其他共产党事务支出8.75万元;
(8)市场监督管理事务支出63.49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1218.85万元。其中:
(1)治安管理事务支出680.25 万元;
(2)交通管理事务支出52.5万元;
(3)流动人口管理支出108.6万元;
(4)其他公共安全支出377.5万元;
3.教育支出1020.5万元。其中:
(1)学前教育支出345万元;
(2)小学教育支出175万元;
(3)初中教育支出341万元;
(4)成人教育支出108万元;
(5)其他教育51.5万元。
4.科学技术支出77.34万元。
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38.4万元。其中:
(1)群众文化支出105.7万元;
(2)旅游支出20.85万元;
(3)文物保护支出1.48万元;
(4)体育支出94.08万元;
(5)宣传文化发展支出116.29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7.45万元。其中:
(1)老年福利支出194.33万元;
(2)残疾人事业支出12.47万元;
(3)其他农村生活救助支出77.96万元;
(4)退役军人事务管理支出65.54万元;
(5)其他社会保障支出147.15万元。
7.卫生健康支出800.14万元。其中:
(1)卫生健康管理事务支出29.43万元;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745.40万元;
(3)计划生育事务支出0.53万元;
(4)其他卫生健康支出24.78万元。
8.城乡社区支出23354.18万元。其中
(1)城乡社区管理事务支出160.95万元;
(2)城乡社区环境卫生支出2962.4万元;
(3)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镇级基建)支出5625.78万元;
(4)其他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征迁补偿)支出14605.05万元。
9.农林水支出4124.21万元。其中:
(1)农业事业运行支出1126.72万元;
(2)农业农村支出1203.95万元;
(3)农村社会事业支出323.46万元;
(4)森林防火支出92.89万元;
(5)水利支出124.56万元;
(6)农村综合改革支出993.74万元;
(7)农村公益事业支出52.3万元;
(8)其他农林水支出(新农村建设补助支出)206.59万元。
10.交通运输支出59.17万元。其中:
(1)邮政业支出37.16万元;
(2)其他交通运输支出22.01万元。
11.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865.31万元,其中:
(1)国有资产监管支出105.19万元;
(2)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出760.12万元。
12.住房保障支出172.81万元。
(1)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支出10.52万元;
(2)购房财政补贴支出157.94万元;
(3)城乡社区住宅支出4.35万元。
13.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74.29万元。其中:
(1)应急管理事务支出35.23万元;
(2)其他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9.06万元。
14.其他支出81.08万元。
(四)2024年财政工作情况
2024年,镇政府面对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刚性任务加重等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做深做透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文章,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力稳住经济大盘,确保了各项财政预算收支任务的完成。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加快项目推进。网侧储能项目顺利并网,博亚服饰智慧工厂开工建设,恒道科技热流道产业基地完成土地平整和边坡治理,新增入库威智力电缆、纽卡斯尔新材料车衣膜等项目23个。
大力招商引资。引入注册资本3亿元的境外制造业集团总部,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个。完成工业用地出让50.1亩,盘活低效闲置厂房5万平方米。2024年飞地项目新增税收超过1100万元,全年实到外资超200万美元、完成内资招商4.9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开展新春暖企走访,举办南部山区专场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500余人。汇编惠企政策精准实现“直达快享”,“管家式”服务助力企业办好监管复核、搁置未建、成果转化、市场拓展等一批“关键小事”,增强企业获得感、幸福感。
二是加快产业转型、激活创新引擎,加快税源经济培育。
壮大创新主体。神牛电缆、联连钉业、翼辉汽车3家企业认定国家高新企业;麦湉艺术、乐田农业、隆华制衣等12家企业成功创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力博控股获评省级民营经济总部领军企业,力博科达通信获评规上数字经济企业。金阳纺织、博亚服饰获评柯桥区亩均效益“领跑者”企业。
优化创新生态。助力知识产权落地生“金”,完成发明专利授权17件,非高价值发明专利质押9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174亿元。恒道科技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山耐高压紧固件完成规范化股改前期工作。万佳器械获“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认定。
构筑人才高地。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招才引智力度,全年入选工信部启明计划2人、科技部火炬计划1人,总数为历年之最。申报省级培养型卓越工程师2人,新招引青年博士9人,1人获评浙江省林业乡土专家。
三是培育涵养财源、保障民生支出,充分发挥基层财政职能作用。
我们坚持以落实公共财政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财政职能作用,培育涵养财源,做大做强“财政”蛋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大力支持经济转型、党建共富联盟、助推乡村振兴、五水共治等重点项目。注重民生优先理念、加大社会公共事业支持力度,重点保障各类民生支出,全年共投入民生有关经费达1.3亿元,占总支出的35.7%,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平稳、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2024年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这是镇党委正确领导与决策,镇人大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单位、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支出结构仍需优化,财政资金绩效仍需增强。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2025年财政预算
2025年财政综合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 紧扣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路径指引、市委“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工作要求,区委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杭绍星城”战略目标,大力弘扬“六干”精神,破难题、补短板、扬优势,全力建设更高质量的“三个平水”。遵循“积极稳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收支平衡”的总体要求,按照“重民生、保基本、抓建设、促发展”的理财原则,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突出转型升级、狠抓民生改善、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推动平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统筹兼顾、确保重点,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我镇2025年财政收支预算。
(一)财政收入预算
实现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5%以上。
(二)财政可用资金预算
根据柯桥区财政体制政策,2025年我镇财政可用资金预算数为21409.79万元。其中:
1.财政体制分成资金预计8769万元;
2.上级预算外补助收入2818.6万元;
3.其他预算外收入4170万元;
4.上年结余5652.19万元。
(三)财政支出预算安排
2025年总安排预算支出21155.16万元,各项支出预算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31万元。其中:
(1)人大事务经费44万元;
(2)政府办公相关事务经费325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公务接待费等三公经费零预算安排);
(3)信访事务经费305万元;
(4)统计服务经费55万元;
(5)审计事务经费80万元;
(6)其他共产党事务经费25万元;
(7)市场监督管理事务经费63万元。
2.公共安全经费1343.71万元。其中:
(1)治安管理经费711.71万元;
(2)道路交通管理经费56万元;
(3)其他公安经费(流动人员管理)110万元;
(4)其他公共安全经费(安保监控)466万元。
3.教育经费716万元。其中:
(1)学前教育经费346万元;
(2)小学教育经费115万元;
(3)初中教育经费95万元;
(4)成校教育经费108万元;
(5)其他教育经费52万元。
4.科学技术经费50万元。
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经费 557万元。其中:
(1)群众文化经费128万元;
(2)其他文化和旅游经费77万元;
(3)群众体育经费60万元;
(4)文物保护经费50万元;
(5)宣传文化发展专项经费242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经费 885万元。其中:
(1)劳动保障应急专项资金150万元;
(2)老年福利经费400万元;
(3)残疾人事业支出10万元;
(4)退役军人事务管理经费105万元;
(5)农村社会救助经费80万元;
(6)其他社会保障经费140万元。
7.卫生健康经费718.45万元。其中:
(1)卫生健康管理事务经费30万元;
(2)乡镇卫生院经费567.45万元;
(3)计划生育事务经费69万元;
(3)其他卫生健康经费52万元。
8.城乡社区事务经费7976万元。其中:
(1)城乡社区管理事务经费150万元;
(2)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经费6180万元(主要为镇级工程建设支出);
(3)其他城乡社区公共设施经费230万元(主要为征迁补偿支出);
(4)城乡社区环境卫生经费1416万元。
9.农林水事务经费4320万元。其中:
(1)农业事业运行经费950万元;
(2)农业农村经费1107万元;
(3)农村社会事业经费(五星三A补助)支出380万元;
(4)森林防火经费30万元;
(5)水利运行维护经费363万元;
(6)农村综合改革经费(村级运行补助)284万元;
(7)动物防疫经费6万元;
(8)其他农林水经费(新农村建设补助支出)1200万元。
10.交通运输经费58万元。其中:
(1)邮政业运营经费40万元;
(2)其他交通运输经费18万元。
11.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经费140万元。其中:
(1)国有资产监管经费40万元;
(2)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经费100万元。
12.住房保障经费160万元。其中:
(1)农村危房改造补助经费10万元;
(2)购房财政补贴经费150万元。
13.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经费320万元。其中:
(1)应急管理事务经费120万元;
(2)其他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经费200万元。
14.其他支出80万元。
(四)2025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实现2025年财政收支预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增收节支、统筹兼顾、合理把握财政收支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控制行政成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依法理财,推进财政数字化管理,着力提高财政管理绩效;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实现平水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要完成财政工作各项任务,必须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加快博亚服饰智慧工厂投产,做好恒道科技和隆相新材料项目土地出让。坚持“以亩均论英雄”,倒逼低于5万元/亩的低效用地企业整改,激发存量用地活力,新增“二次开发”项目2只以上。
增强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紧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文旅康养、商贸服务等领域,外引内培双向发力,推动优势产业聚集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创新“飞地”“税源”等招商新模式,优化经济资源空间配置,突破镇域发展瓶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科创主体培育,催生一批有潜力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力争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2家以上,实现恒道科技主板上市。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强化人才保障,提前谋划储备国引人才资源。
二是全力保障民生福祉,优化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有机更新城镇建设。投资1500万元开展美丽城镇市级示范创建镇建设,高标准实施南部山区首个省级引领型未来社区创建。有序推进“四好农村路”提升、集镇市政道路及路域环境提升、城镇燃气二级供应站建设等民生实事工程,全面完成平水镇生活小区等排水设施工程和市政管网建设。
持续优化民生福祉。实施扶老助弱幸福平水工程,新建乐龄中心食堂1个,开设老年“乐龄学堂”,助力山区老人老有所养。实施智慧医疗便民工程,创建省级无结核社区,建设村级“中医阁”“五星小医站”,深入推进老年人看病就医更方便“五大行动”。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文化礼堂、乡村博物馆、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可持续公共文化空间,提供更多优质优惠公共文化产品,实施农村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乐享工程,新建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各1个,创建省级美育村1个。
三是加强财务内控管理,推进财政管理规范化建设。
加强财务资金监管。加强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有效跟踪和监控,实现财政资金内控管理的信息化、程序化和常态化,持续推进财政就地就近资金监管,扎实推动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管理、资产管理等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到位,有效管控和防范风险。
规范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硬化预算约束,严控预算追加、规范预算调整;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守“三保”底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非民生支出预算,优先保障民生支出项目,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积极推进财政“数字化”改革。坚持系统思维,树立“整体财政”理念,以数字赋能为抓手,全面强化和规范基层财政管理,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深入推进“浙里基财智控”、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和预算一体化改革,实现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全覆盖、常态化、智能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