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330621ZF530000/2024-7545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文日期: 2024-07-03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码:
  • 信息索引号:

    330621ZF530000/2024-75452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日期:

    2024-07-03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4-07-03 11:04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访问次数:

今年以来,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大抓落实年”活动为总抓手,对标“图强争先、领跑竞跑”要求,扎实开展“城市管理提质拓展、执法改革攻坚深化、垃圾分类提质增效、控新拆违新建零增、渣土管控规范提升”五大专项行动,各项工作成效明显,重点业务实绩突出,队伍面貌持续向上。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执法改革不断深化。持续融入增值化改革理念,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多头、重复、低效检查等问题,统筹制定检查计划,更大力度实施“综合查一次”“监管一件事”,努力实现生产经营影响最小化、为民服务效率最大化;同时,全面推行“亮码检查”通过事前“培训+宣传”,事中“亮码+亮证”,事后“反馈+研判”,增强“检查必亮码”观念,保障群众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我区成功入选全省提升行政执法质效试点单位,有限空间监管“一件事”入选省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实例,陈豪书记在全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会做交流发言。

(二)城市环境不断美化。以打造高质量清洁城市为目标,以中央环保督察为抓手,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对国控点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精细化保洁,落实压尘普扫作业,严控道路扬尘;扎实开展城市管理领域“五大专项行动”,加强流动摊贩和马路市场治理、停车秩序整治等,提升市容秩序规范;持续完善市政、园林工程管养移交管理办法,统筹推进城市管理在规划、建设、管养、执法各环节有机衔接,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持续开展“花满纺都”提升行动,在瓜渚湖公园扩大郁金香、樱花种植范围、数量、品种,打造“移步一景”花境网红公园,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柯桥四季变化的色彩之美,实现公园颜值提升,群众幸福感增强。活动期间,瓜渚湖公园共接待游客100万以上,相关活动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三)拆违力度不断强化。深入开展拆违治乱、私搭乱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压实镇街管控主体责任、落实物业违建首管责任制度、建立高档住宅小区“技防+人防”监管模式等切实举措,构建立体式的巡防网格体系,对屋顶加层、露台(平台)、侵占小区公共空间、涉及安全隐患等重点领域进行整治,拆除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响强烈违建硬骨头,违建管控取得实效。

(四)垃圾治理更加细化。以“定时定点”——越美系列创建为主要抓手,按照“三定四分”的管理模式,对标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创建工作要求,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等工作,持续提升源头减量和精准分类水平;以“净艮一号”专项行动为载体,围绕建筑垃圾备案、出土在线核准等重点工作,持续加强源头管控。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队伍、法治两大建设为核心,聚焦中心任务、重点项目,抓牢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工作,敢为善为,图强争先,以“全年红”“满堂彩”塑造领跑竞跑新优势。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推进“四大行动”:

(一)大力实施改革增效行动。紧扣改革验收标准,加速推动改革重点任务落地见效,确保我区执法改革顺利验收。一是迭代指挥中心驾驶舱。以基层高频执法事项综合治理机制省级试点为载体,加快区行政执法中心驾驶舱与省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基层治理四平台等等系统拓展贯通,持续优化监测预警模型,实现由“一件事”执法向“一类事”治理转变。二是强化预约指导服务。开设“预约式检查”服务,企业可通过线上预约,叫应部门上门开展走访检查,提供风险预警、整改预防、合规评估等增值服务,帮助企业辨识、消除经营风险和安全隐患,促进企业依法合规审慎经营,防范化解经营风险。三是优化赋权事项清单。进一步收集整理事项动态调整相关意见建议,根据基层管理“迫切需要、有效承接”两个维度,完成新一轮的赋权事项调整工作。四是加强经验总结提炼。按照“一镇一品牌”要求,强化基层实践创新,以更广视野、更宽领域总结全区面上的创新突破,打造在全省具有柯桥辨识度、重大影响力的改革成果。

(二)大力实施城市提能行动。以打造清洁城市为抓手,持续聚焦马路市场治理、道路深度保洁、停车秩序整治等城市管理领域难点顽疾,全力提升城市颜值。一是擦亮城市管理品牌。以提升“群众认可度,队伍辨识度”为目标,推动城市管理队伍形象整合塑造,开展全区环卫、市政等设施设备进行统一涂装城市管理标识,规范城市信息采集员、市政、园林、环卫工作人员着装,全面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二是完善制度管理规范。进一步构建城市家具、基础设施等规划、建设、管理、养护细则和操作规范;加强建立与专家团队、高等院校的城市管理相关课题研究机制,提高城市管理专业化、规范化、协同化水平。三是打造城市网红公园。开展“花满纺都”提升行动,做优做美瓜渚湖北岸公园等郁金香花海景观,打造城市网红打开地;利用零星闲置地块,精心策划城区鲜花布置,打造城市口袋公园,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四是提升数字应用水平。围绕“8+X”架构体系,聚力打造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打造防违控违应用场景、垃圾分类监管平台,赋能城市精准治理。

(三)大力实施拆违攻坚行动。以“无违建”创建攻坚为契机,持续开展私搭乱建“利刃”专项行动,确保违法建筑整治势头不松、力度不减、压力不降。一是开展无违建创建攻坚,根据“无违建创建”创先争优考评工作要求,对“无违建乡镇(街道)”进行动态管理,持续巩固治违除患治理成效。二是开展新增管控攻坚,建立精准治违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无人机航测、第三方巡查、乡镇网格化管控,织密“技防+人防”巡查网络,对新建违建“即查即拆”,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三是开展存量清零攻坚,按照省、市推进总体清零工作要求,对存量违建依法依规进行分级、分类处置;同时,进一步强化依法拆违宣传,推动拆后利用升级。四是开展“四边三化”整治攻坚,常态化开展以铁路沿线为重点的安全隐患整治行动,大力开展两侧环境整治工作,提升我区道路总体环境品质。

(四)大力实施分类提质行动。对标越美小区创建全覆盖要求,进一步提升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置体系。一是重抓源头减量。深入开展“绿色单位”“零碳”公共机构建设,抓好“撤桶并点”“桶边督导”“入户宣传”三个全覆盖,督促引导居民准确分类、精准投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确保全区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二是重抓过程管控。加快启动智慧环卫信息化管理平台升级项目,完善定点智能小屋建设,接入收运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构建全程分类、全程监管收运体系。三是重抓设施提档。对标省易腐垃圾分出率25%要求,加快日处理370吨易腐垃圾处置项目建设;利用现有中转站空间,新建中转站渗滤液就地处置设备;推进三江垃圾填埋场整治提升工程。四是加强督导考核。贯通省市区三级考评体系,运用好挂牌督导、红黑榜和约谈警示等手段,通过晾晒比拼,营造全区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通过宣传引导、媒体报道、大型活动等,全力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