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索引号: | 00258244-6/2022-5844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安昌街道 | 发文日期: | 2022-02-18 |
组配分类: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文件编码: |
00258244-6/2022-58449
司法
安昌街道
2022-02-18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02-18 17:14
信息来源:安昌街道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一年来,安昌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大局,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依法决策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清单式明确“责任边界”。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由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副组长的街道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和“法治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法治小镇”建设列入街道重点工作,明确职责清单。定期召开街道班子会议专题听取法治建设情况、研究征地拆迁等重点工作中的涉法问题,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二是覆盖式提升“履职能力”。制定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村干部和网格员等对象全年学法制度,13个村(居、社区)全面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不断增强各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递进式优化“决策机制”。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按要求开展规范性文件制发,实现合法性审查工作全覆盖,全面把关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重大执法决定、重大合同、信息公开等工作中的法律风险点。2021年街道共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审查各类事项62件,提出意见建议250余条。
(二)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注重源头提升。全面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配足配强基层执法人员,加强对基层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指导和培训,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有效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截至目前安昌街道行政执法证执证率达到90%以上。二是注重过程规范。对街道重点工作执法做到全流程跟踪、全方位保障。如在征地拆迁工作中,保障拆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事先告知征地用途、补偿标准等相关信息,现场丈量、核对数据、统一标准、阳光评估、及时公开。三是注重末端监督。整合基层站所、人大、纪检、法律顾问等多种力量,组建街道执法监督队伍,制定监督计划,开展执法活动评议、法治建设情况民意调查等,力求找准问题“靶心”,促进依法行政工作提质增效,2021年开展执法监督活动2次。
(三)依法治理氛围不断浓厚
一是着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建设融入古镇文化,辐射开展诚信守法示范商户评选授牌等系列宣传活动。打造绍兴市首档普法类访谈节目《师爷说法》,在“越牛新闻”、“学习强国”等平台推送,2021年完成节目录制4期。以“法治小镇”主题公园、天官第文创园为标杆,在13个村(居、社区)覆盖建成法治文化角、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等系列法宣阵地50余个。二是着力优化法治服务。开工建设总用房面积达2000㎡,集便民服务、矛盾纠纷调解、信访接待、指挥会商等功能为一体的社会治理中心。设立“安师爷调解室”、“古镇大妈帮帮团”等特色调解室,全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成立古镇联勤警务室,一站式解决游客群众法律需求。2021年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3件,涉及金额3380万余元,联勤警务室提供各类服务、咨询650余次。三是着力开展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实现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全覆盖。建立“律行慈舍”法治基地,定期举办论坛、辩论赛,打造“理论—实践”双向反馈互动模式。成立“古镇平安大妈”、“古镇义警”、“启航”志愿者团队,开展古镇法治宣传、平安综治、环境卫生巡逻等活动,共同为安昌法治建设、社会治理献力献策。今年安昌街道被列入首批浙江省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乡镇(街道),获评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形成了“政通、人和、心安”的“安心安昌”“法治小镇”特色品牌。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个别机关干部的法治观念还没有形成,对法治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还不够。
二是基层法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在全面实施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法律人才不足和法律知识欠缺的短板。
三是创新工作有待提升,缺乏对法治工作中深层次问题的调查研究,创造性开展工作不足。
2022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