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82163/2021-520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1-07-09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文件编码: 绍柯农林〔2016〕170号
  • 信息索引号:

    002582163/2021-52002

  • 主题分类:

    林业

  •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1-07-09

  • 文号:

    绍柯农林〔2016〕170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关于印发《绍兴市柯桥区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7-09 08:56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访问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

现将《绍兴市柯桥区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绍兴市柯桥区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绍兴市柯桥区农林局

2016年12月30日

附件

 

绍兴市柯桥区

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绍兴市柯桥区农林局

二0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1 规划背景与必要性. 1

1.1 规划背景. 1

1.2规划必要性. 2

2 规划区基本情况. 5

2.1地理位置. 5

2.2 气候条件. 5

2.3 水文水系. 5

2.4 地形地貌. 6

2.5 土壤土质. 6

2.6 林业资源. 7

2.7社会经济条件. 8

3  “十二五”林业发展回顾. 9

3.1 取得主要成绩. 9

3.2 存在问题和不足. 12

4 规划总则. 15

4.1 指导思想. 15

4.2 规划原则. 15

4.3 规划依据. 16

4.4 规划期限. 17

4.5 规划目标. 17

5 布局规划与建设内容. 19

5.1 功能分区. 19

5.2空间布局. 22

5.3 建设内容. 23

6 重点建设工程. 29

6.1 城乡森林提质增效建设工程. 29

6.2 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工程. 29

6.3 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工程. 30

6.4 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建设工程. 31

6.5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工程. 32

6.6 森林休闲康养产业建设工程. 34

6.7森林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工程. 34

6.8林业改革全面深化建设工程. 36

7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38

7.1投资估算. 38

7.2效益分析. 40

8 主要保障措施. 44

8.1组织管理保障. 44

8.2政策制度保障. 44

8.3资金投入保障. 45

8.4体制机制保障. 45

 

附图1 柯桥区城市交通区位图

附图2柯桥区林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3 柯桥区林业功能分布图

附图4 柯桥区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图

附图5 柯桥区林业产业发展布局图

附图6 柯桥区森林生态布局图


1 规划背景与必要性

1.1 规划背景

1.1.1国内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压力越来越大,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干旱洪涝、物种灭绝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担任着重要的使命。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在京召开了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国家林业局牵头完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报告》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全球的战略高度重视林业,赋予林业的重大使命,全社会对林业认识也有了一次重大飞跃。2007年1月国家林业局又提出了“建设现代林业”的重要命题。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些都为林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1.1.2浙江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一直高度重视林业的作用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引起了全社会对林业的关注。2003年以来,浙江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奋斗目标,并相继颁布出台了《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浙江林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等文件措施。2009年,浙江省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 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意见》。2010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2014年,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 全面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 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这些都为现代林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和新的发展契机。

1.1.3柯桥背景

柯桥地处钱塘江南岸,属浙江经济发达地区。多年以来,柯桥区委、区政府在着重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一直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柯桥区按照打造“时尚柯桥、印象柯桥、幸福柯桥”为目标,积极推进全区各项林业建设工作。全区现有林地面积56890.76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50106.71公顷,森林覆盖率53.1%,林木覆盖率46.99%。2015年全区实现林业总产值4.32亿元。柯桥区所辖乡镇(街道)全部创建成为省级森林城镇,成为全省首个森林城镇全部创建成功的县(市、区)。

柯桥区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的。这对于加快浙江生态省建设,打造“森林浙江”,推进全区林业“十三五”建设,保障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2规划必要性

1.2.1 调整发展思路,深化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由对林产品等物质上的需求转向生态与文化上的多方面需求。 “十三五”是全省现代林业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柯桥区现代林业建设的关键时期。但柯桥区现代林业建设在森林结构、林分质量、林业现代化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在林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区域林业发展不平衡、要素支撑不足、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还存在重点不突出、要素支撑不足、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必须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思路,以满足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

1.2.2 构建生态屏障,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需要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上覆盖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功能最强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障国土生态安全,适应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发展林业,构建生态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已被国际社会认可是应对气候变化、确保国土生态安全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柯桥地处钱塘江南岸,而钱塘江系浙江省人民的母亲河,必须构筑 “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生态体系作为生态屏障,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保障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尤其是为钱塘江南岸的生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绿色生态保障。

1.2.3 加快产业转型,提升林业富民能力的需要

“十三五”是柯桥区经济加快发展、全面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农民要增收,农村要致富,林业在农民增收致富中大有作为,特别是山区的农民,更是增收致富的重要对象。他们的优势在山上,希望在山上,潜力也在山上,林业已成为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立足柯桥林业实际,重视山区发展,从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转换经营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充分调动广大林农发展效益林业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林业富民能力。

1.2.4 优化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柯桥的需要

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标准也越来越高。林业在造林空间、造林成本、造林立地条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也前所未有。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柯桥区林业建设,绿化和改善城镇、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把柯桥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最佳、城市功能完备、城乡协调发展、产业特色明显、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助推“时尚柯桥、印象柯桥、幸福柯桥”建设。

1.2.5 弘扬森林文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00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必需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均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系统性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需要进一步认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研究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法、新举措,切实承担起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2 规划区基本情况

2.1地理位置

柯桥区地处钱塘江南岸,会稽山北麓,东与上虞市交界,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嵊州市、诸暨市为邻,西部和西北部与萧山区接壤,北濒钱塘江,腹部横亘越城区。全区水陆交通便利,浙东运河穿境而过,东达宁波港、西连京杭大运河。沪杭甬铁路横贯东西,沪杭甬、杭金衢、绍诸高速等3条高速公路相交穿境而过。104国道、杭甬运河横贯全境,城区距萧山国际机场28公里。2015年全区道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424公里;行政村通公路比例100%,行政村通客车率为100%。

2.2 气候条件

柯桥区位于浙江中北部地区,北部地处绍虞平原,南部紧靠会稽山脉,属于东亚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降水时间分布季节性明显。年平均气温17.0℃,年平均降雨量1469.8mm。年平均雨日为158.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3.9小时。

2.3 水文水系

柯桥区境内河流源于南部会稽山,除小舜江、浦阳江外,均流经中部平原,北注曹娥江、入钱塘江。经历自然水系、鉴湖水系、运河水系的发展演变过程,现分属小舜江、运河、浦阳江三大水系,又以运河水系为主。运河水系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柯桥区及越城区范围的流域面积为1152平方公里,主要通航河道640余公里。小舜江是曹娥江中游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积534平方公里,其中柯桥区境范围的流域面积为294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南溪、北溪、双江溪、王化溪等。柯桥山区河流源出于西干山脉和化山山脉,由南向北,下注平原与萧绍运河通连,为平原河湖网的主要水源,自西依次往东的主要河流包括夏履江、陌坞江、型塘江、项里江、秋湖江、漓渚江、娄宫江、平水江等。萧绍运河贯穿东西,其径流主要有西小江、直落江经新三江闸、马山闸等注入曹娥江。柯桥区有6个主要湖泊,以萧甬铁路为界,分成两大系统。路南以古鉴湖残留湖泊为主,路北属于滨海潟湖。

2.4 地形地貌

柯桥区境背靠会稽山,北濒杭州湾,故呈西南高、东北低的阶梯形地势,山脉、平原、海岸兼有,山丘与平原间界线明显。西南部为低山丘陵河谷区,占全区总面积约51%;中北部为水网平原区,占全区总面积约39%。平均海拔6~7米,偶有孤山、残丘分布其间,其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史称山会平原。东北部为滨海平原区,占全区总面积10%,海拔5米左右,系淤涨型滩涂,地势平坦。全区海拔高度较低,土地面积以海拔低于10米为主,占54.9%;坡度起伏较为平缓,土地面积以坡度小于5°的平原为主,占55.9%。全区经实测高程的山岗273座,岭24座,为五百岗、木窝尖、独子尖、化山、秦望山等,海拔一般在300~400米之间。骆家尖海拔700多米,为境内最高峰。

2.5 土壤土质

柯桥区山地丘陵,地层复杂,土壤种类繁多。大体上西南丘地(漓渚、兰亭、稽东、稽江、王坛)属黄红泥土一类的土壤。中部及东南丘地(平水等)属红松泥及砂粘质红土。南部山区的稽东、王坛、平水、及柯桥、钱清、湖塘、夏履等属黄泥土、红泥土。按地质形部位,丘陵红黄壤以原积、坡积为主,山垄河谷地以洪积、冲积为主。平原水网地带在杭甬铁路以南多为湖积物,铁路以北多为浅海、湖、沼母质。西小江沿岸为河海相沉积物。柯桥区土壤分成红壤、黄壤、潮土、盐土、水稻土五个土类。其中红壤在全区分布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本区南部会稽山地,具有粘、酸、瘦等主要肥力特征,适于种植茶、竹、果等经济特产;水稻土分布面积次之,主要分布在本区西部、东部和北部平原,是全区粮、油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滨海平原分布着滨海盐土,土壤性状的主要特征是土体中含盐量高,成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潮土类分布在河谷地带及沿会稽海塘一带,土层较厚,大部为淡竹园与经济作物用地。

2.6 林业资源

柯桥区森林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植被区,大多为次生林或人工栽培林木,地带性植被以甜槠、木荷、枫香为建树科,伴以栎、栗、楠类以及山茶科等群落,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青冈、苦槠、甜槠、木荷、枫香、樟、杉、竹、香榧、茶、桑、杨梅、枇杷、梨、桃、柑桔、柿等。全区现有林地面积56890.76公顷,占总面积的53.36%,其中有林地面积50106.71公顷。全区森林面积56884.87公顷,森林覆盖率53.1%,平原区林木覆盖率18.9%。全区生态公益林(地)面积22932.59公顷,占全区林地面积的40.3%。其中:国家级公益林34.06公顷,占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的0.1%;省级公益林15615.79公顷,占68.1%;区级公益林7282.74公顷,占31.8%。2015年全区实现林业总产值4.32亿元。

2.7社会经济条件

全区总面积为106625.81公顷。柯桥区辖4个街道、12个镇,共有348个行政村(居、社区)。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1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8.4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9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44.5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21.6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2.9︰55.4︰41.7调整为2.8:53.7:43.5。第三产业占比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60.54亿元,增长4.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85亿元,增长7.7%。2015年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65.3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2.17万人,女性人口33.19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58元,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41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77元,比上年增长9.1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4。


“十二五”林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柯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林业发展思路,注重林业生态建设,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并进、保护与开发同步、改革与发展互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1 取得主要成绩

柯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林业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的发展目标,着力实施了平原绿化、森林城镇创建、经济林基地建设、沿海防护林建设、生态旅游产业、兴林富民示范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林业建设成效显著。

3.1.1 平原绿化全面推进

 “十二五”期间,柯桥区把推进平原绿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抓手来抓,系统编制规划,按照转型升级要求,把平原绿化与产业发展、城乡一体、民生改善等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同时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建立养护管理制度,并出台了目标管理考核、资金使用、建设项目验收等管理办法。全区大力实施“森林城市”创建、“清水工程”和“畅通工程”建设,完成城市绿化4580亩、乡镇绿化5500亩、村庄绿化8501亩,完成平水江、漓渚江、兰亭江、松坞江等流域河道绿化8420亩,完成通道绿化8808亩、农田林网绿化4778亩。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2.1亿元,吸纳社会资金28亿元,新增绿化面积3.7万亩,初步构建起以城区、乡镇、村庄为点,以公路、铁路、河道为线,以农田、片林、经济林为面的平原绿化新格局,平原绿化率达18.9%。

3.1.2森林城镇实现全覆盖

柯桥区按照建设“森林浙江”的总体部署,围绕推进城乡森林建设,以打造“时尚柯桥、印象柯桥、幸福柯桥”为目标,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大力开展森林城市、森林通道、森林村庄建设。2015年绍兴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5年,福全镇、马鞍镇两镇通过省级森林城镇验收后,柯桥区所辖乡镇(街道)全部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成为全省首个森林城镇全部创建成功的县(市、区)。目前,柯桥区已建成省级森林村庄27个、市级森林村庄79个、区级森林村庄85个、绿色生态村94个。

3.1.3 主导产业发展迅速

“十二五”期间,全区围绕竹(毛竹)、茶(产业)、果(香榧、杨梅和青梅)、花木(花卉苗木)等林业特色主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现代园区建设,2015年全区林业行业总产值达4.32亿元。(1)现代园区建设。累计建成香榧、竹笋、茶叶、青梅、花卉苗木等现代林业园区面积5.3万亩,总投入3.7亿元。建成南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其中包含香榧、竹笋、茶叶、青梅、花卉苗木4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1个花卉苗木特色林业精品园;另外建成省级花卉苗木主导产业示范区1个、特色林业精品园15个;建成市级认定的现代林业园区14个、区级认定的现代林业园区7个。(2)香榧产业。柯桥区是浙江香榧主产地之一,种植面积3.9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2.06万亩,分布在全区5个镇,34村,主要集中在稽东镇,香榧年产量300吨左右,榧农年收入6000多万元。新建香榧基地1万多亩,向平水、兰亭、王坛、湖塘发展,其中工商业主投资开发的面积占60%以上。建立了5000亩香榧森林食品基地,组建香榧专业合作社8家;注册香榧商标6个,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A级产品2个。(3)茶产业。围绕加快茶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以标准茶园创建、加工设备改造和区域品牌提升为重点,着力推动全区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建成平水日铸茶加工连续化生产线4条,实施清洁化设施改造3054平方米,实施机采茶园改造130亩。“平水日铸”获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2015年全区茶叶总产量6800吨,总产值3.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11.5%,其中名优茶总产量1300吨,总产值2.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3%和11.9%。

3.1.4 森林文化日益繁荣

积极弘扬森林生态文化,全区共建成,平水镇同康村、兰亭景区、瑞丰茶叶专业合作社等省级森林生态文化基地3处,建成森林公园5个,其中国家级1个(兰亭国家森林公园)、省级2 个(绍兴香雪梅海省级森林公园、柯桥区千年香榧森林公园)、市级2个(大香林风景区、平水同康绿林竹海)。建成森林游步道23条、总长141.5公里,各级党政领导党政领导率先垂范,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深入推进。积极开展“古镇古树、绿化文化”大行动,在集镇上栽种大树古树600多棵,建成了“千年古镇、百里绿廊”生态景观。加大百年以上19878株香榧古树的保护,加快建设1万余亩绍兴千年香榧森林公园,举办多届“香榧旅游节”,接待游客5.5万人次“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香榧被命名为绍兴市树。初步形成了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有机结合、颇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业格局。

3.1.5 森林保护能力增强

“十二五”期间,全区加强林业执法,建成8支森林消防“引水灭火”队伍,每年投入150-200万元用于病虫害枯死松树疫木的清理,定点疫木加工企业,有效遏制了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趋势,森林火灾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都远低于省定考核指标,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事故;2014年柯桥区被列入全国商品林采伐试点单位,建成各级林业类型自然保护小区5处,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小区2处。成立了柯桥区森林消防指挥部、专家咨询机构和“引水灭火”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制订措施、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加强森林消防“引水灭火”队伍、水源地、工程通道建设,配备相应装备;加强队伍演练和设备维护保养。加强林火监测,建立报告制度,及时发布森林火险预测预报和预警信息,并通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向有关部门和公众发布。

3.2 存在问题和不足

回顾总结柯桥区十二五期间林业的建设历程,成效十分显著。但与此同时,柯桥区林业建设中还存在着生态建设任务艰巨、林业改革任务繁重、产业需加快转型升级和林业资源保护压力较大等问题。

3.2.1生态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柯桥区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仍然不高,森林资源结构性矛盾依然明显,林种结构不尽合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随着劳动力的减少,用工成本不断上涨,造林抚育任务压力大。部分地方还存在重挖坑栽树,轻经营管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粗放发展方式。同时,山区已实现能绿尽绿,平原地区可植树造林土地也十分匮乏,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有限。

3.2.2林业改革任务仍然繁重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关键建立新型林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这也是林业发展的驱动、引擎,关乎林业发展全局。目前,全区集体林权改革进入深水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新型林业经营体制尚未建立,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如合作社、家庭林场等)管理、生产、经营还存在很多问题。森林资源资产化、资本化程度不高,林权流转交易市场不活跃,受制于机制缺失和政策瓶颈,社会资本参与林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不高,银行金融资本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也不高。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利润再调节问题等各种隐性矛盾纠纷也突现出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3.2.3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挑战

全区林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化经营水平仍较薄弱,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林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不高,较为明显的是随着用工成本的日益增加,茶叶、香榧、竹材及副产品价格下降,部分竹林无人管理,竹产业出现萎缩现象。林业企业中小企业多,规模企业少,品牌企业少,市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缺少全国性品牌企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不强。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竹果茶、花卉种苗等产业潜能还远未发挥,产业优势未能充分体现。需要通过扶持或培养林业龙头企业,实施林业特色基地建设和低效林改造工程,促进林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效益林业,全面推动林业转型升级。

3.2.4林业资源保护任重道远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柯桥区森林资源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森林消防和病虫害防治压力大;占用林地和改变林地用途现象;林业基础设施不尽完善,林业执法队伍和管理人员不足,林业工作站建设资金不足;实施森林培育过程中,规程规范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都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安全,森林资源保护难度大,任务仍十分艰巨。


4 规划总则

4.1 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总体要求,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优化林业发展布局,加快林业产转型升级,发挥生态文化作用,深化林业改革,提升林业综合实力,实现生态优美、产业发达、文化繁荣的现代林业发展目标,有力助推“时尚柯桥、印象柯桥、幸福柯桥”建设。

4.2 规划原则

4.2.1 生态优先,协调发展。

柯桥区林业建设要把发挥森林生态效益放在首位,突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的作用,发展、保护与管理并重,同时积极发展森林文化体系和森林产业体系,实现森林生态、森林产业、森林文化三者的效益最大化和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发展。

4.2.2 突出重点,提升亮点。

按照柯桥区林业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柯桥区林业实际为基础,巩固完善已有建设成果,注重属地实施特点,充分结合地区现状,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充分发挥柯桥区林业的人文、历史和山、水、竹、茶、果等特色,科学规划,提升亮点,务求实效。

4.2.3 创新驱动,科学发展。

推进柯桥区林业建设,坚持依靠科技,发展、保护与管理并重,分类经营,构建、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丰富、发展现代林业装备、技术体系,不断深化林业改革,探索、创新、实践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新模式、新机制,稳步有序,科学发展。

4.2.4 政府主导,共建共享。

柯桥区林业建设是有利于全区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件大事,坚持以“维护人民利益、满足群众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根本,积极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到林业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大力宣传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让公众树立林业生态文明保护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鼓励和号召国家、集体、企业单位、个人共同参与林业建设,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柯桥区林业建设新格局。

4.3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5年)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

(4)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2010年)

(5)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 全面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 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2014年)

(6)《浙江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年)

(7)《绍兴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0年)》(2013年)

(8)《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六湖植物景观工程三年建设计划的通知》(2012年)

(9)《绍兴市城市绿线规划(2014-2020年)》(2015年)

(10)《中共绍兴市委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品质林业全面推进森林绍兴建设的意见》(2016年)

(11)《绍兴市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年)

(12)《绍兴市柯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

(13)《绍兴市柯桥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2014年)

(14)《绍兴市柯桥区湿地保护规划(2014-2020年)》(2015年)

4.4 规划期限

本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限为5年,自2016年~2020年。

4.5 规划目标

2020年,柯桥区林业建设全面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建成功能完备的现代生态林业体系、协调发展的现代富民林业体系、内涵丰富的现代人文林业体系、健全完善的现代林业保障体系。具体目标如表1所示。

柯桥区林业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2015年值

2020年目标

1

森林覆盖率

53.1%

≥53.23%

2

平原区林木覆盖率

 18.9%

≥21%以上

3

林木蓄积量

172万立方米

215万立方米

4

林地保有量

5.69万公顷

5.8万公顷

5

湿地保有量

9495公顷

9495公顷

6

生态公益林

2.29万公顷

2.5万公顷

7

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有量

1.56万公顷

2.4万公顷

8

珍贵彩色森林

--

7.2万亩

9

商品林地

3.1万公顷

3.3万公顷

10

林地流转面积

--

25万亩

11

林权抵押贷款

--

3亿元

12

林木政策性保险面积

--

50万亩

13

森林火灾发生率

≤25次/10万公顷

≤25次/10万公顷

14

森林火灾受害率

≤0.8

≤0.8

15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

≤4

≤4

16

无公害防治率

≥80%

≥80%

17

林业行业年总产值

4.32亿元

7.0亿元

 


5 布局规划与建设内容

根据柯桥区自然地理、森林资源、气候水系、经济社会等因素,按照林业区划,分区布局,优化林业资源、产业结构配置,分类指导、分区突破,以走林业综合发展之路助推柯桥林业转型升级,提升全区林业发展的总体水平。

5.1 功能分区

根据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林地经营历史、发展方向和经营措施的相对一致性,柯桥区林业可划分为三个林业建设区:北部沿海生态屏障建设区、中部平原城市森林建设区、西南部山地林业产业建设区。详见表2。

表2 柯桥区林业功能分区情况表

区域布局

区域范围

林地面积

(公顷)

占全区林

地面积(%)

北部沿海生态屏障建设区

滨海工业区、马鞍镇

1027.95

1.8

中部平原城市森林建设区

安昌、福全、华舍、柯桥、柯岩、齐贤、钱清

3798.13

6.7

西南部山地林业产业建设区

稽东、平水、王坛、汤浦水库、湖塘、兰亭、漓渚、夏履、杨汛桥

52064.68

91.5

合  计


56890.76

100.0

 

5.1.1 北部沿海生态屏障建设区

该区位于柯桥区的东北部,包括滨海工业区和马鞍镇,区域面积13373.04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2.6%。林地面积1027.95公顷,占全区林地面积1.8%,其中生态林(地)面积250.41公顷,商品林(地)面积777.54公顷。

该区是柯桥区的沿海地带,拥有良好的滩涂、湿地资源,也是柯桥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地所在区域,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林地主要功能是防风防浪,有效减少咸潮的影响;同时保护有限的滩涂、湿地资源,维持物种的稳定、保持生物多样性。因此,首先需要划定湿地生态保护区、外围缓冲地带和旅游开发区,以分区控制避免旅游等开发活动对湿地的破坏;其次大力建设和完善沿海基干林带和辅助林带,扩展农田防护林带和工业区生物防护林带,建成一条以沿海基干林带为主导的具有风景旅游特色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5.1.2 中部平原城市森林建设区

该区位于柯桥区的中部,纯平原水网区,是柯桥区的行政、经济、城镇核心区域,包括柯岩街道、柯桥街道、华舍街道、钱清镇、齐贤镇、安昌镇、福全镇等7个镇(街道),总面积23499.08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2.0%。林地面积3798.13公顷,占全区林地面积6.7%,其中生态林(地)面积1896.5公顷;商品林(地)面积1901.63公顷。

本区域是人口和工业集聚区、商业贸易中心,林业基础相对薄弱,拥有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柯岩风景区。要大力推进生态休闲林地、生态景观林地和城市森林工程建设。加快城市核心林地建设,在建成区内结合城市园林建设要求,优化植物配置模式,提高建成区内森林综合效益。在城乡结合部等生态敏感区,建设具有净化、美化、防护等多种功能的环境保护林;在城市边缘区,建设以城市森林为主的绿色隔离带。大力加强城市范围内以河流、公路铁路等主干廊道沿线的防护林体系建设。

5.1.3 西南部山地林业产业建设区

本区处在柯桥区西南部和西部,丘陵和平原结合区域,具体包括杨汛桥镇、湖塘街道、夏履镇、漓渚镇、兰亭镇、平水镇、王坛镇、稽东镇、汤浦水库等9个镇(街道、管理区)。该区土地面积69753.69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5.4%。林地面积52064.68公顷,占全区林地面积91.5%,其中生态林(地)面积20785.68公顷;商品林(地)面积31279公顷。

该区森林覆盖率高,是林地资源最为丰富、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也是钱塘江流域的小舜江水系和运河水系的发源地。该区现状林地是用材林、特色经济林(竹笋、茶叶、香榧、青梅)和防护林、风景林并存,商品林地与生态林地并驾齐驱。既有湖塘的杨梅、夏履的竹笋等成片特色经济林,又有兰亭大庙坞和杨汛桥芝塘鹭鸟自然保护小区、宋六陵自然保护小区、湖塘西路桂花林自然保护小区等特殊保护点。区内风景名胜众多,有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印山越国王陵、王阳明墓等组成的兰渚山旅游区,还有大香林乡村休闲旅游区、鉴湖“十里湖塘”水上旅游区、古越文化旅游区、千年榧林生态休闲景区、舜王庙会文化旅游区、宋六陵皇家风情观光景区等。

坚持“保护为主,有条件开发为辅”的原则,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景观维护为主,坚持封山育林,森林抚育和林相改造,特别是保护好阔叶树植被资源。在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及周边山林植被不受破坏的前提下,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以及适度的相关旅游生态配套设施建设。同时,搞好现有经济林的抚育、管护和改良,适度培育优质用材林基地,适度扩大香榧、竹笋、茶叶等优势和特色经济林,保障和提高山区群众的生活水平。

5.2空间布局

根据柯桥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林业情况及发展优势,通过林业“十三五”全面建设,最终柯桥区林业形成“一屏、三网、多团”的森林生态布局和“四景、四区”的产业发展布局。

森林生态布局中,“一屏、三网、多团”的含义是:

一屏:指柯桥区的滨海工业区和马鞍镇,为柯桥区北部的滩涂湿地和沿海重要的生态屏障。

三网:指全区的农田林网、水系林网和道路林网建设。

多团:指以柯桥区的柯岩、柯桥、华舍、湖塘等4个街道为城市中心,安昌、福全、齐贤、钱清、兰亭、漓渚、夏履、杨汛桥、稽东、平水、王坛、汤浦水库等12个镇(管理区)组成的城市森林组团。

产业发展布局中,“四景、四区”的含义是:

四景:指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千年香榧森林公园、大香林市级森林公园、香雪梅海森林公园等4个森林旅游景点。

四区:指省级现代林业综合区、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省级林业特色精品园区、市级现代林业园区。其中省级现代林业综合区位于稽东镇、王坛镇、平水镇的南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涉及茶叶、青梅、竹子、香榧、花卉苗木等产业,面积6.68万亩;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是指漓渚镇的省级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区,面积0.4万亩;省级林业特色精品园区主要分布在杨汛桥镇、漓渚镇、湖塘街道、兰亭镇、夏履镇、稽东镇、王坛镇、平水镇等8个镇、街道,主要涉及香榧、竹笋、杨梅、冬枣、蓝莓、红豆杉、等特色种苗、珍稀干鲜果、竹子等,数量14个,面积3.39万亩;市级现代林业园区分布在柯岩街道、湖塘街道、兰亭镇、王坛镇、稽东镇、平水镇等6个镇、街道,涉及花卉苗木、用材林、竹子、茶叶、香榧、铁皮石斛等产业,数量14个,面积1.06万亩。

5.3 建设内容

5.3.1构建森林生态体系

(1)加强重点公益林保护

提升公益林管理能力与手段,提高林分质量,加快针叶林阔叶化改造与低效林分生态修复,加快公益林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重点公益林分类与区域补偿制度。

(2)提升平原绿化质量

进一步全面提升平原绿化质量,加强后期管护,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加大迹地更新造林力度,确保迹地及时完成造林。开展重点防护林建设,整体推进以农田林网为主体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全面构筑安全绿色屏障。

(3)加强创森系列建设

在全面创建森林城镇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森林村庄、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人家的创建力度,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城乡统筹和以点带面的原则,大力推进绿色村、镇以及绿色通道建设,增加绿化总量,丰富绿化树种品种,不断提升城市、村镇绿化品位,提升城乡森林质量。

(4)提高森林质量效益

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固碳能力。加强对现有森林的经营管理,不断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加强对现有纯林改造力度,加大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力度,优化林分结构,不断提升森林生态质量。加快中幼林科学化抚育力度,建设大径材培育基地;大力发展珍贵树木,建立珍贵用材林基地。

(5)弘扬森林生态文化

加大对全区森林生态文化的整理挖掘工作,为宣传、弘扬生态文化奠定基础;其次,推出保护和弘扬森林生态文化的硬载体,主要途径包括主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义务植树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纪念林基地等建设,强化森林公园、风景林区的文化宣教设施建设。发展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广泛开展“关注森林”活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5.3.2 发展高效林业产业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继续巩固、完善、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加快林道、生物防火林带、国有林场房屋、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逐年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为全区林业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

(2)加大科技应用力度

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林业技术部门的协作,积极开展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发、引进,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林业技术,提高林业科技含量,加快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进程;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快科技创新,加强林业重点工程的科技支撑,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快林业信息网络化建设。

(3)注重品牌商标建设

大力开展创名牌、创著名商标活动,统一包装打造香榧、茶叶、杨梅、青梅、竹等产业品牌及其知名度。建立战略联盟,以点带面,充分利用强势品牌的带动作用,推动全产业链的发展。

(4)加快特色产业建设

① 提升现代园区建设水平

按照“高标准、高起点、效益兼顾、综合示范”的原则,开展集高效林业、生态林业、数字林业、休闲林业及人文林业于一体的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建成相对集中连片,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多功能有机融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林业综合区;建成主导产业突出、布局集中连片、生产设施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的主导产业示范区;建成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特色林业精品园。

② 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按照“设施现代化、产品特色化、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依托良好的种质资源,着力新建、改扩建一批林木种苗基地。以现有园林绿化苗木为依托,大力发展名特优鲜花、切花、盆花植物和珍贵、观赏苗木,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打造名牌产品、特色产品,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苗木花卉产品的竞争力。

③ 大力发展特色干鲜果产业

以提高品质和效益为核心,改造提升现有特色干鲜果基地,大力发展香榧、杨梅、青梅等珍稀干鲜果,使特色珍稀干鲜果产业成为促进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柱性产业。

④ 加快茶竹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股份合作推广,实现茶地竹林的组织化经营;加强科研院校合作,扩大茶竹产业对外交流,实现生态高效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茶竹产业品牌战略;规范产业行业标准,建设茶竹产业协会、科技、培训宣传等服务平台,加快推动茶竹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⑤ 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业

支持林产品加工企业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引进先进加工技术与设备,加快技术改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积极推进竹木加工废弃物、竹木废旧制品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注重对原有森林食品生产基地的保护,并积极申报认证森林食品基地和产品;重点加强毛竹笋、山核桃、板栗、笋干等方面的森林食品质量安全工作。

⑥ 发展森林休闲康养产业

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柯桥区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址和动植物资源,大力发展森林休闲康养产业,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绿色消费需求,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在现有基础上,重点进行拓展和提升;通过整合森林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森林旅游特色,打造品牌,创新旅游项目,丰富旅游内容,加快森林旅游向观光、休闲、康养、度假、农家乐、会议、文化、艺术等多形式、多内容、特色化、复合型生态旅游发展。

5.3.3 加强森林资源监管

(1)严格林地林木保护管理

建立林地监管长效机制,开创依法管理、依法审批、依法使用的林地保护管理新局面。进一步完善全区古树名木地级信息系统,加大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强化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栖息地(湿地)的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通过生态公益林保护、低效林分抚育改造、基地生态优化等森林经营措施,进一步优化山地森林。严格林地保护监管,实行科学合理的使用林地和严格的林地用途管制措施。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采伐限额,完善林木资源监管。建立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体系,强化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管。建设区级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做好森林资源监测建设。

(2)着重抓好森林消防工作

推进平安林区建设,以设备建设为基础,以生物防火林带、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为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灾前防范,提高应急能力,科学处置火情,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科学防控水平。把全区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25次/10万公顷以下,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8‰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80%以上。

(3)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加强监测预报、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三大体系建设,要从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的目的出发,实现可持续控制,经营健康森林,创新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式,加强综合防治力度。

(4)加大林业综合执法力度

严格依法治林,优化林业发展环境。大力提升林业主管部门的执法权威和社会公信度,健全林业执法体系。充分发挥森林公安保护森林资源的主力军作用,加强林业行政管理,坚持林木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制度。依法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坚决禁止乱批滥占、先占后批、少批多占林地。严厉打击毁林犯罪及乱挖乱猎野生动植物等违法行为。

5.3.4 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进一步推进林权流转,促进林业规模经营,积极做好林业电子产权交易试点工作,拓宽林业产权交易途径,不断完善区、镇、村三级林权流转平台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对已建股份制合作社的指导和支持,积极加强股份制合作社建设的意义的宣传,引导乡镇共同推进工作开展,进一步拓宽林业融资渠道,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实现扩面增量;全力推进政策性林木保险。完善山林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仲裁机构作用,加快林业法律援助试点工作,推进林业承包经营管理法制化建设和平安林区建设。


6 重点建设工程

6.1 城乡森林提质增效建设工程

巩固现有的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平原绿化建设成果,以森林一体化为目标,按照集中连片、区域推进的方式,城乡统筹,加强管护,整体推进森林城镇建设和森林村庄建设。继续深入实施平原绿化美化行动,持续增加国土绿量,推进平原绿化由“扩面”转向“提质”。加强北部沿海滩涂湿地沿海防护林建设,进一步完善平原绿化格局,充分挖掘平原绿化潜力,找准薄弱环节,每年新建和改造平原绿化1万亩以上。积极开展平原绿化抚育经营、结构调整、景观优化为主的可持续经营,提高绿化质量和景观效果。加强“四边”绿化,加快通道沿线山体林相改造,打造“四边”绿化精品示范工程。推进“三改一拆”拆后复绿工作,把旧住宅区、旧厂房、城中村改造和违法建筑拆除与绿化相结合,做到拆建衔接、科学利用。河道宜林地段绿化率、宜林地段绿化率和平原农田林网控制率均达到95%以上,全区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21%

6.2 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工程

以主要通道沿线、城镇周边等为重点区域,通过抚育间伐、林相改造、补植阔叶和彩色树种等措施,开展彩色健康森林工程建设。一是实施林相彩化改造项目,连片推进。二是以森林抚育为措施,生态公益林提质为重点,通过疏伐抚育、补植珍贵彩色树种,形成多层次森林景观。三是以松材线虫病防治为重点,通过松林改造、补植珍贵彩色树种,建设一批集景观建设、林相改造、生态涵养于一体的彩色健康森林。四是建设木材战略储备林,积极开展大径材培育、珍贵树种种植培育。通过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建设具有柯桥特色的彩色健康生态景观森林7.2万亩,其中珍贵树种0.8万亩、彩色森林2.2万亩、健康森林1.5万亩、大径材用材林0.3万亩、抚育改造森林2.4万亩。

6.3 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工程

据调查统计,柯桥区现有湿地10182.43公顷。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3585.22公顷,,占全区湿地面积的35.21%;河流湿地2725.96公顷,占全区湿地面积的26.77%;湖泊湿地9.3公顷,占全区湿地面积的0.09%;人工湿地3861.95公顷,占全区湿地面积的37.93%。要实施湿地保护红线,严禁擅自围垦湿地、占用湿地和无序开发湿地行为。切实加强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开展湿地保护工作;针对不同的类型,划建不同的湿地保护区、示范区及湿地公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制止破坏、占用湿地行为。“十三五”期间,将钱塘江、曹娥江、平水江水库、大小坂、芝塘湖、鉴湖、浙东古运河、石湖、张家蔚湿地等大小106个湿地斑块纳入柯桥区湿地保护红线范围,面积为9495.83公顷,占柯桥区湿地总面积的93.3%。建设6处县级以上重要湿地,湿地总面积4369.13公顷,占全区湿地总面积的42.91%。其中钱塘江-曹娥江河口湿地和汤浦水库及前置南溪、北溪湿地、瓜渚湖湿地,大小坂湖湿地为省级重要湿地,平水江水库湿地、浙东古运河为县级重要湿地。力争将汤浦水库及前置南溪、北溪湿地和钱塘江、曹娥江河口湿地建成2个自然保护区,把瓜渚湖和大、小坂湖建成2个湿地公园,打造湿地生态休闲旅游精品。

6.4 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建设工程

2012年调查资料统计,全区共有古树6840株,分布在全区16个镇街242个自然村,其中一级古树135株,二级古树1032株,三级古树5673株(不含香榧群);百年以上的香榧树就有19878株。要在全区进一步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有效性摸底调查,明确权属、建立档案,落实管护责任。一是编写保护名录。依据普查结果,以区政府名义向社会公布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并设立保护标牌。二是加大保护资金投入力度。根据省绿化委文件,并结合全区古树名木生长情况,按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对古树进行复壮管护措施,列入区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三是依法保护古树。主要是针对山体和河岸两边树根裸露、树体倾斜、感染病虫害等古树进行及时抢救,并做好填土、围栏、砌坎等防护措施。一些古树因年迈濒死,经救护无效的,农林局及时派人实地调查、拍照并办理相应手续。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保护古树的重要性、紧迫性,扩大古树名木在人文方面的影响,增强市民保护意识。五是抓好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会稽山古香榧群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加快建设1万余亩绍兴千年香榧森林公园,加大百年以上19878株香榧古树的保护,举办“香榧旅游节,弘扬香榧文化,融合休闲养生,打造以香榧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加强政策扶持,强化品牌建设,加快建设香榧产业集聚区,促进全产业链发展,不断加强古香榧群保护、利用、传承和香榧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6.5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工程

产业是多效林业的重要体现,发达的产业是现代林业的重要标志。经过多年的发展,柯桥区的林业产业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为实现柯桥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加快提升现有林业园区,拓宽林业产业服务领域,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围绕茶叶强区建设的总目标,以名茶品牌为引领,继续做好“名茶”与“民茶”结合的文章;加快59033亩南部茶叶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积极实施茶叶深加工和质量追溯战略,新建茶园良种率达100%,标准化生产、无公害茶园面积达90%以上,有机茶园面积达10%以上;积极实施品牌转型升级战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品质管理和宣传推介,打响“平水日铸”品牌,力争把“平水日铸”创建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二是加快香榧产业提质增效。通过新造林及低产林、低效林改造,茶叶—香榧复合套种等扩大香榧种植面积,向王坛、平水、夏履、湖塘、兰亭等海拔200米以上山区拓展;大力推广规模化、立体化、标准化生产,全面实施无公害、生态化丰产林经营技术。通过推广应用香榧营养钵快速育苗、大苗造林、香榧与茶园(果园)立体套种等丰产新技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大企业品牌创建力度,不断提升香榧深加工能力和香榧休闲旅游观光业。到2020年,全区香榧面积达到5万亩,新发展香榧基地1万亩,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的香榧现代示范园区1万亩,力争打造香榧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著名商标1个以上,年销售额超1亿元企业1家,香榧年总产值实现2亿元。三是加快竹产业转型升级。基于近几年竹材及副产品价格下降,经营成本却逐年上升,竹林经营效益明显下降的状况,转变竹林经营方式已势在必行。进一步完善竹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现有林道,形成发达的竹产区生产作业道路网络,发挥道路在生产、经营、管护和旅游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将高山、远山和生态区位重要的竹林转化为生态化管理,少部分立地、投入条件较好的竹林采用集约经营、培育笋竹两用林的方式,其余竹林实施以生态经营为主的复合经营兼顾笋竹产出的方式。积极研究、推广适合竹林经营的林业生产机械和其他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积极引导发展竹林综合经营,发展竹林休闲旅游,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四是加大扶持花卉苗木产业。花卉苗木是柯桥新兴的特色林业产业,加大对花卉盆景产业技术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对本地花卉苗木产业进行调查摸底,加快珍稀特色植物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重视并开展林木优质种质资源的保存、扩繁和产业化,建设种质资源保存、良种基地、良种苗木培育基地、珍贵彩色树种培育、林木良种推广示范林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同时,重视发展绿化苗木产业,尤其要规范有序培育和发展柯桥最具特色的香榧、红豆杉、兰花苗木产业。五是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既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资源的主体优势,也因地制宜发展以林下种植(如竹荪、杨桐、中药材等)、林下养殖(如竹林鸡、香榧鸡、野生动物驯养繁育等)、林下采掘(如开发“三笋”、森林蔬菜)等林下经济生产模式。注重林下资源整合、科学引导发展,立体开发林下经济,形成政府引导、科学指导、企业运作、合作社参与、农民受益的林下经济发展道路。

6.6 森林休闲康养产业建设工程

按照森林休闲养生理念,发掘并充分利用柯桥区的香榧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水文化、自然景观、森林环境、民俗风情等资源,开发建设度假、游憩、疗养、保健、养老、娱乐等旅游休闲养生产品,打造进森林氧吧、品森林美食、赏森林美景的森林旅游养生品牌,打造一流的森林休闲养生福地,实现市民进森林、农民增收入。一是创建森林特色镇村。资源和生态优势,以林业特色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业,继续做好省级农家乐创建和“绍兴民宿”挂牌认定工作,力争打造2个效益最好、生态最优、景色最美的竹子、香榧、花木等林业特色小镇和20个具有良好乡村自然景观及特色文化资源的森林人家。二是加快森林健身游步道建设。督促指导镇街加快建设森林健身游步道,构建森林健身游步道体系。计划实施湖塘大香林森林游步道、王坛东村香雪梅海游步道、会稽山森林健身游步道、兰亭灵台山森林游步道修复工程等建设项目,建设长度100公里。三是加大森林公园建设。结合森林生态旅游,重点建设大小坂湖湿地公园和平水同康竹子省级森林公园。

6.7森林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健全区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加强森林扑救和管护二支队伍建设,以网格化管理实现森林管护全覆盖。全面落实森林消防行政责任制,加大林政资源管理力度。严格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在控制范围内,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25次/10万公顷以下,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8‰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0‰以内。一是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施封锁疫区、清除病源、积极除治的防治策略,逐步遏制松材线虫病、松褐天牛等疫情迅速扩散的趋势。完善疫情监测预警机制,组建7-8个具有中级、高级以上职称的农林专家组成的“森林医生”专业技术队伍,有疫情的镇聘1-2名兼职检疫员负责疫情监测工作。建立完善镇、村两级松材线虫病疫木监管机制,确保疫木清理质量,严防疫木流失;在清理枯死松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对高速公路及交通主干道两侧、城镇周边、发生区边缘等易发生易扩散的重点区段开展喷粉防治天牛、诱捕器诱杀天牛、树干注射免疫剂、阔叶林改造等综合防控措施。二是森林消防工作。进一步完善森林消防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汤浦水库等地建设引水灭火水源地和扑火通道。加大对基层森林消防的资金投入,及时添置和储备一批森林消防扑救器材。加强林火监测系统建设,完善卫星探测、森林灾害远程视频预警系统。完善区、镇、村三级护林防火扑救队伍,加强基层森林消防扑救能力,运用先进的GPS定位仪和巡更棒工具,对护林队员进行森林消防技战术培训。三是智慧林业建设。在林业管理、森林防护、智能办公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可视化等技术,建设包含林业“三防”一体化信息化平台、综合监测监控系统、业务信息实时共享平台、智能办公等信息化项目,实现智能办公、视频监控、林业资源、扑火指挥、远程调度、空间分析、疫区管理、位置服务、整合信息等多项智能化应用。推广应用小型便携自动气象站,严格按照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推广使用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提升全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能力。

6.8林业改革全面深化建设工程

一是深化林权流转机制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林农采取股份合作、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进行林权流转,依法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加强林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培育跨地区的林权流转市场,争取全区林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25万亩。二是创新林业贷款服务。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创新推出林贷新模式,简化贷款手续,通过建立小额林业贷款担保合作社、资金互助社等办法,解决林农的林权抵押贷款难题,林权抵押贷款突破3亿元。三是扩大森林保险品种。大力推进政策性森林保险,积极探索花卉苗木、毛竹、香榧、茶叶等森林保险险种,扩大林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力争全区林木政策性保险面积50万亩。四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继续通过调整、下放、取消等方式,最大限度缩减林业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服务。推动管理方式由重审批、轻监管转为宽准入、严监管。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建立和完善审批规范,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保证权责一致,用权受监督,推进行政审批办理和管理的制度化、信息化建设。五是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在完成柯桥区林场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国有林场兰亭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管理制度,防止资源资产流失和破坏。健全国有林场内部规章制度,规范国有林场管理。改善国有林场林区道路、供水、供电、管护房、通信及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升国有林场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深入实施珍贵彩色森林发展工程,推进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加快国有林场休闲养生基地建设,培育精品化的森林休闲养生产品,建设现代国有林场。


7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7.1投资估算

本规划估算范围为十三五期间柯桥区重点开展的8大工程的林业建设内容。

7.1.1估算依据

柯桥区林业十三五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时间长,投资额大,见效慢。建设工程涉及林业、国土、水利、交通、农业、园林和城建等多个部门,本规划依据柯桥区十三五林业重点建设内容单位成本以及国家相关工程项目单位建设成本,结合柯桥区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因此,本规划仅进行静态投资估算,主要投资估算依据如下:

1、国家林业局、浙江省林业厅等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

2、浙江省有关生态工程和绿化工程造价管理办法;

3、浙江省正在实施的林业资金政策;

4、规划区实地调研数据;

5、柯桥区近几年相关规划中的类似项目的工程投资参数;

6、柯桥区相关行业工程投资参数;

7、柯桥区实际情况。

7.1.2 估算结果

经估算,十三五期间柯桥区林业建设总投资220800万元。投资估算结果具体情况见表3。按建设工程来分,具体投资情况如下:

城乡森林提质增效建设工程投资7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3.97%;

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工程投资10800万元,占总投资的4.89%;

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工程投资7500万元,占总投资的3.40%;

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建设工程投资2500万元,占总投资的1.13%;

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工程投资9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3.03%;

森林休闲康养产业建设工程投资225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19%;

森林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工程投资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2.26%;

林业改革全面深化建设工程投资2500万元,占总投资的1.13%。

表3 柯桥区十三五林业重点建设工程投资估算表

序号

工程名称

投资额(万元)

1

城乡森林提质增效建设工程

75000

2

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工程

10800

3

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工程

7500

4

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建设工程

2500

5

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工程

95000

6

森林休闲康养产业建设工程

22500

7

森林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工程

5000

8

林业改革全面深化建设工程

2500


合计

220800

  

7.1.3资金筹措

柯桥区林业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公益性、基础性项目,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需要通力协作,资金筹措本着政府主导、社会辅助的原则,其投资资金将采取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投入、贷款扶持、社会融资、企业自筹、居民投工投劳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林业建设。其中,各级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城乡森林提质增效建设工程、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工程、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工程、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建设工程、森林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和林业改革全面深化建设工程;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工程、森林休闲康养产业建设工程等需要政府作必要的资金扶持外,其它资金可由企业、个人、公众等投资渠道解决。

7.2效益分析

7.2.1 生态效益分析

(1)御灾减灾效益

柯桥区洪、旱、台自然灾害较时有发生。研究证明,在森林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庇护下,风速平均降低30%,农田增产效益在10-15%。通过柯桥区农田防护林、河道绿化、道路绿化等建设工程的实施,将有效缓解或减轻上述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高产稳产的综合能力大大增强。

(2)水土保持效益

研究成果表明,每公顷有林地比同等的无林地年均可减少泥沙流失量2.1吨。建设工程实施后,通过新增森林面积和提升森林质量,可显著提高森林水土保持效益。

(3)涵养水源效益

森林具有茂密的枝叶和大量的林下枯落物,具有截持降雨、调节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的功能,与无林地相比,有林地平均可多蓄水20-30立方米/亩·年。仅森林面积增加一项就可显著提升柯桥区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另外,还有生态公益林保护、湿地保护、水源涵养林建设、森林抚育等建设内容,也可提高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使区域内现有大中型水库、河道得到有效保护。

(4)固碳制氧效益

据研究(袁正科,2003年),中亚热带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年固定CO2的净增量变化为14.8~54.2吨/公顷,其中阔叶林37.5吨/公顷、马尾松林29.3吨/公顷、毛竹林54.2吨/公顷、灌丛(或灌木经济林)14.8 吨/公顷;平均每公顷森林光合作用吸收CO288千克/天,释放O264千克/天。规划全面实施后,特别是城乡森林提质增效建设工程和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全区森林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

(5)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

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区域生态公益林、重点湿地、阔叶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地带性植被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为各种动物、微生物、珍稀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栖息环境,从而有效地保护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与此同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装填,从而有效的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6)森林景观及保健效益

从不同区位、立地环境出发,并结合各工程区的主导景观需求去营造森林景观的多样性,通过彩色健康森林、通道与江河两侧景观林、城市与城镇景观林、村庄绿化、森林游步道等工程建设,线、面(片)、点各种景观要素有机结合,使森林景观多样性明显丰富,营造四季景色优美的森林景观,季相变换明显,也为森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7.2.2 社会效益分析

(1)提供社会就业机会

各项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许多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如彩色健康森林建设、森林抚育、城镇及村庄绿化、道路绿化、河道绿化、森林康养产业、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建设等。据初步估计,“十三五”期间柯桥区林业建设预计投工数百万个,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项目开展后还将带动种苗、交通、住宿、餐饮等产业发展,从而带来间接的就业机会。

(2) 改善投资居住环境

重点工程的实施将使区域内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城市绿化等得到全面的提升,形成优越的生态环境,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好的场所,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类健康,改善柯桥区全境的生态状况和投资居住环境,从而可以更好地引进资金和人才,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3)带动其它行业发展

重点工程的实施时需要大量的苗木,首先将使种苗花卉业带动起来。其次彩色健康森林建设、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的创建以及森林质量的全面提高必将促进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许多经济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建筑业、工商业、餐饮娱乐业以及文化教育、财政金融业等。

(4)提升林业社会地位

柯桥区过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将极大地宣传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将进一步提高市民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和雾霾天气引起全球关注的大形势下,更容易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绿化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人们投身生态环境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会大大提升林业的社会地位。

7.2.3 经济效益分析

(1)直接经济效益

柯桥区林业通过“十三五”的全面建设,特别是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工程和森林休闲康养产业建设工程实施后,将使有林地面积增加,林分质量改善,单位面积林产品产量得到提高,林地产出经济效益增加,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产生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

(2)间接经济效益

间接效益主要表现为森林生态效益,包括水土保持效益、林木储备效益、水源涵养效益、固碳释氧效益、防护功能效益、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风景旅游效益等。


8 主要保障措施

8.1组织管理保障

柯桥区林业“十三五”建设是有利于全区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件大事。委、政府要加强对林业建设的领导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规划,制定实施方案,落实经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建立健全林业建设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制,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重点工程的建设,要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为了使柯桥区林业“十三五”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以区级领导、农林局领导为主,各乡镇、街道领导为成员的林业“十三五”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全面负责协调林业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将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由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绩效评价组,对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等情况认真进行考核验收,确保林业建设中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和项目的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8.2政策制度保障

柯桥区林业“十三五”建设要注重保护、开发、发扬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林业建设中的各种行为,制定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管理权限、奖惩办法等法规以及企业、个人应遵守的法律和地区性法规,进一步完善执法体系和监督制度,把林业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同时要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完善山林产权和采伐限额制度,进一步明确自留山的权属关系,完善山林权属档案、规范资料管理,推进林地使用权流转,建立森林资产交易平台,进一步盘活资源。同时制定出台贴息贷款、信用担保等资金扶持政策多层面、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实现政府、企业、个人利益同享,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共存,以此推进柯桥区林业的高层次开发。

8.3资金投入保障

林业建设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性事业和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林业建设自身具有很强的公益性,难以完全通过市场途径筹集建设资金。为保障柯桥区林业“十三五”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需建立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动员、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融资的社会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发展林业建立健全资金安全运行的组织体系和相关绩效评价制度为柯桥区林业“十三五”建设在财力上提供充分的保障

8.4体制机制保障

加强林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为林权流转提供规范的融资、评估、评级、交易、咨询等服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林农采取股份合作、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进行林权流转。创新林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林业产权交易所在银企对接、融资担保、交易评估、林企孵化等方面的服务作用。加快推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抵押担保、林权市场化收储等平台建设。积极培育承贷主体,提高林权抵押贷款总额度,支持组建林业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和推动民间担保机构开展林业贷款担保业务。探索开展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推进林木政策性保险提质扩面。按照“简政放权,减少干预,优化配置,有效管理”的原则,减少、合并、委托、转移行政审批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