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8220-0/2021-5085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柯桥区卫生健康局 发文日期: 2021-04-3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码:
  • 信息索引号:

    00258220-0/2021-50851

  • 主题分类:

    卫生

  • 发布机构:

    绍兴市柯桥区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日期:

    2021-04-30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绍兴市柯桥区2021年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1-06-29 09:19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区卫生健康局

访问次数:

2021年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1年,区卫健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实施国家、省、市健康战略,把握后疫情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机遇,抓重点,补短板,紧紧围绕服务百姓健康,打造健康柯桥工作重心,坚持数字赋能,加大改革创新,拉高健康标杆,不断提升广大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切实扛起“领跑全市、竞跑全省”的使命担当,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建设“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一、以体系建设为抓手,打造卫生健康服务品牌

加强党的政治引领。把强化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强卫健系统党的建设工程,完善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结合党组织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单位领导干部,夯实党政领导班子建设;高质量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卫健系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计划,加强党建品牌培育,探索公立医院党支部参与科室重要事项决策制度,深化“双培育”、“双培养”工程,加大在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开展系列纪念活动。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好“四张清单”。强化日常管理,深化运用“1+X”专项督查机制,持续正风肃纪。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主动践行“四种形态”主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加强医院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做实网格化监督管理,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

抓实健康柯桥建设。以肺癌防治行动、智慧健康管理行动等7项省级示范试点行动为重点,持续全面推进26项健康浙江专项行动落地柯桥。积极探索涉及健康建设领域的各项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考核、加大宣传、压实责任,确保夺得首轮“健康奖”。

抓实优质高效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医共体建设,推进专家资源下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药品目录统一、高级职称自主评聘等工作,争取县域就诊率和基层就诊率再提升。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三级医院评价结果在全省排位中有所提升,4家区级医院全部实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力争非公办医疗机构床位占比达到25%,鼓励1-2家规模较大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医共体建设。做好医院等级评审,绍兴第二医院、绍兴市中心医院通过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复评,柯桥区中医医院成功创建成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

抓实人口家庭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落实计生优扶政策,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帮扶力度。夯实人口监测工作,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落实群团改革各项工作,完成各级计生协会进行换届选举。指导各级计生协开展暖心行动,建设暖心家园。落实青春健康教育深化行动,重点在全区初高中内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巩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成果,扩展企业流动人口服务工作。加强医疗机构老年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综合连续的全流程老年健康服务。继续探索高龄老人“就医直通车”。推进基层医疗单位医防融合,有效提升老年群体和计生特殊家庭健康服务水平。

二、以民生实事为核心,筑牢公共卫生防护屏障

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坚持人物并防,加强各类重点人员以及医疗机构、进口冷链食品等重点场所环境、物品及人员的风险监测,严格规范集中隔离点、医疗机构、发热患者的服务管理。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加强发热门诊(诊室)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发热门诊(诊室)的“哨点”作用,加大推广互联网诊疗,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建设,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置规范化发热门诊,完成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改造和绍兴市中心医院传染病院区改造。提高医疗机构核酸检测能力,实验室资质检测人员力量和核酸日检测能力达到省市要求。完善柯桥区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体系,完成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保障能力。依托云问诊平台和互联网医院,提供便捷精准的网上复诊续方等智慧医疗服务。

加强重点人群疾病防控。推动公共卫生融入医共体建设,推进传染病、慢性病等医防协同一体化,促进医疗机构医疗、预防能力“双提升”。力争为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30305剂次,肺炎疫苗30305剂次;为高危人群开展结直肠癌筛查,筛查人数不少于26000人,结直肠镜检查不少于1300人次;为农村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3000例。完成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心理健康服务”。力争16个镇(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站建成并正常运行;村(社区)心理咨询室覆盖率达到80%,公众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加快疾控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传染病、慢性病监测及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疾病随访管理数据信息交换工程。

压实医卫行业综合监管。健全完善综合监管部门间协调协商机制,组织开展医疗卫生行业风险分析评估。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行业信用机制和依法联合惩戒体系,强化联合执法,发挥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智慧监管,推进无废医院创建。加强重点行业职业病防治监管,完善职业病防治措施,预防尘肺、中毒等严重职业病发生。

突出基层服务质效提升。落实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全区70%的基层医疗机构内部实施基于当量的绩效工资分配。高质高标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建设,新增1-2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推荐标准”,6家已达到“基本标准”的争取通过市级复核,3家达到“推荐标准”的单位先行列入社区医院建设计划,确保1家达到社区医院服务能力标准。改造提升14家规范化村卫生室,总体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到70%。实施新时代村医培养工程。确定“提升档案开放互动应用效率,打造健康友好型未来社区”为“一县一景”品牌建设主题,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一院一特”建设,健康档案开放率达75%。启动“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智慧服务,推行诊间签约率和收费签约项目,家庭医生签约率达48%以上,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8%。鼓励区级医院退休专家依法到基层执业,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齐贤医院试点推广智医助理,实现慢病管理、诊疗辅助的智能化。

优化妇幼保健服务管理。加强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持续改进标准化建设水平和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完成城乡妇女免费“两癌”检查任务。实施0-3岁婴幼儿照护“春芽”工程,新增5家托育机构,新增托位120个。

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抓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争取高分通过。全面开展健康城镇建设,加强全民健康促进与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100%的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提升病媒生物综合防制水平,确保密度水平达到C级标准。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禁烟,全面推进无烟党政机关建设。

三、以持续推进为重点,提供更高水平医疗服务

重抓医疗质量提升。健全完善医疗质控管理组织,积极开展区级质控联检,推进信息化手段在质控管理中的应用。健全医共体内统一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开展“三基三严”和模块化业务培训,加强医共体分院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实现县域医疗质量同质化。强化电子化临床路径管理,二级以上医院入径率达35%以上,其中三级以上医院达40%以上。着力提高二级以上医院及规模较大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病案首页质量和编码管理水平,DRGS质量评价CMI指数、RW≥2的本院病重占比、三四级手术占比在全省同类医疗机构排名较上年提升。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加强高值医用耗材及重点药品管理,健全药品监测监控机制。应用DRG绩效评价数据,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积极推广药事门诊服务。

大抓重点项目建设。启动浙大二院柯桥院区、马鞍医院建设工程、稽东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加快绍兴二院兰亭院区(康复医院)、第三医院易地新建、齐贤分院医疗用房综合改建、湖塘分院改造等项目建设,区集中留置点建设、华舍分院原门诊楼及食堂改造、王坛镇卫生院门诊综合楼新建项目完工投用。

狠抓名医名科培育。借势融杭联甬接沪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积极引进沪杭甬优质医疗资源,全面提升我区医疗服务能力,计划建设7家名医专家工作室。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考核,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3名以上,每季度选派骨干赴上级单位或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培训3-5名。推进区级医院与省级医院合作, 共建4个重点临床专科。

巧抓院前急救平台。按照“统筹规划、平战结合、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建立柯桥区院前医疗急救分中心,新增院前急救入网救护车8辆、其中负压救护车5辆,加强专业人员培养演练,强化急救服务质量的控制、提高院前院内急救衔接,加强5G与“院前院内救治一体化”深度融合,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救援和大型活动赛事现场医疗保障中广泛应用。绍兴市中心医院接入全市航空医疗救援网络体系,形成院前急救立体保障网。

力抓中医药服务覆盖。充分发挥区中医医院骨干作用,深入推进中医药融入社区健康服务一体化发展,完善中医药与基层相关资源充分融合、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中医药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全覆盖。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和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中的特色优势,加强符合社区诊疗特点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四、以务实高效为目标,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做好卫技人员公开招聘、院校招聘,做好定向培养生分配和培养。健全党政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抓好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工作。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相关工作。加大防疫人员待遇保障。建立健全典型选树机制,努力挖掘和宣传先进事迹。

努力推进数字化改革。贯彻落实省、市数字化改革决策部署和省“1314”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要求,持续提升医疗健康和公共卫生服务及疫情防控等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整体效应,实现三个“掌上”。一是实现“掌上医疗”。提升在线挂号预约、检验检查预约、体检预约和自助缴费服务。“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实现区级医院全覆盖。二是实现“掌上治理”。推动卫生监督数字化4+X改革,4即医疗行为智慧监管、口腔器械消毒智慧监管、酒店客房保洁智慧监管和医疗废物智慧监管,X即数字化监管平台。搭建5G+院前急救体系,真正做到上车即入院。探索院内补偿机制改革,建立全区的出院病人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评价体系。三是实现“掌上办公”。做到全区医疗业务数据、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量和精密质控数据掌上查看和处理。

不断强化法治保障。全面规范和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三年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招标采购活动。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持续开展政务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跑零次”事项比例。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构筑安全领域风险防控体系,强化重点时段的督察检查,高度重视重大节日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期间的安全维稳,全面开展安全检查,打好维稳安保主动仗,确保全系统的平安稳定。全面落实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进一步提升安全领域管理能力和水平,强化安全领域能力建设。推进安全领域现代化治理水平,大力开展反恐怖“四联三防”单位、“平安医院2.0”“智安单位”“智慧消防”等创建工作,提升全系统人防物防技防水平。推进和巩固医疗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成果,将标准化建设的范围扩展到有条件的民营医院。加强对消防、危化品、特种设备、医疗安全、建筑施工、电气安全、建筑物安全等安全领域的重点环节开展整治。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积极化解重点积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