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8207-5/2020-4815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外事办) 发文日期: 2020-08-10
组配分类: 规范性文件 文件编码: 绍柯政办发〔2020〕30号
  • 信息索引号:

    00258207-5/2020-48152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信息产业

  •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外事办)

  • 成文日期:

    2020-08-10

  • 文号:

    绍柯政办发〔2020〕30号

  • 文件登记号:

    DKQD01-2020-0012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失效

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柯桥区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8-11 13:58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柯桥区

访问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2020年柯桥区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8月10日


                                                               2020年柯桥区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


为着力抓好全区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推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向多业务协同、跨区域合作、全社会共治转变,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促进柯桥区域治理现代化,打造“整体智治”现代政府,根据省、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任务,结合柯桥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掌上办事之区”“掌上办公之区”,着力打造基于“城市大脑”的新型智慧城市和“整体智治”现代政府,争当绍兴区域治理现代化的“排头兵”。

——政务服务办件网上受理率达到80%。

——机关内部90%以上部门间非涉密事项接入内部“最多跑一次”系统,上线事项原则上实现100%网上办。

——聚焦协同共治,推进十大智慧项目建设,争创3个省级以上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典型应用。

——实现政务“智慧大厅”再升级,建成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制定更多事项“无感办结”,实现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办理。建成“城市大脑”·柯桥平台,构建“一脑一中心、多端多应用”的智慧治理框架。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智安小区”,50%以上社区实现智慧防控全覆盖。打造“柯E办”智慧便民服务平台,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高频涉民事项“掌上办”“零次跑”实现率达到100%,努力让群众办事“不跑腿”。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掌上办事”,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提升

1.无缝对接省政务服务2.0平台。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推动“网上办”“掌上办”从“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30%以上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申请零材料、填报零字段、审批零人工、领证零上门、存档零纸件”的智能“秒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率达到80%、网办覆盖率达到100%。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和在线服务能力等指标达到100%。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

进一步优化“好差评”评价机制,“好差评”评价系统向镇(街道)办事大厅延伸,实现全区线下各办事大厅全覆盖。

2.迭代升级“浙里办”柯桥节点。以全省制定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营体系为标准,按照市统一安排,做好相关高频事项办理、精准服务推送、证明遗失声明、公众服务、个人/企业数据等绍兴特色应用专区,自主化运营有地方特色的平台内容,提升平台活力。积极参与全市用户体验节,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活动,全面推广“浙里办”服务。

3.全面深化“一件事”集成服务。按照省、市“一件事”网上、掌上联办目标和要求,加快涉企“一件事”线上线下应用建设,高质量实现干部管理、公民上学、退役军人服务等“一件事”,力争实现事项办件覆盖率100%。

4.全面实施电子证照应用国家级试点。按照国家、省关于电子证照应用试点工作的要求,研究制定柯桥区电子证照应用国家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聚焦便民服务应用场景,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行政执法检查等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应用,充分利用国家、省电子证照共享库,确定应用场景,梳理业务流程和应用成效,形成电子证照应用场景目录,完成跨省、跨地区、跨部门的电子证照应用,其中跨省应用场景不少于2个;拓宽和创新电子证照的便利化应用,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行政执法检查和公共服务领域免交实体证照,力争成为全国范例。

(二)优化“掌上办公”,推进“互联网+业务协同”全覆盖

1.全面推进“浙政钉”2.0应用。根据省统一部署,按计划完成“浙政钉”迁移升级到2.0版,推动部门开发办公、监管、考核、决策分析“浙政钉”微应用,全面整合各类政务办公业务、内部审批业务、多部门协同业务移动端。同时,优化升级全区协同办公系统,支撑全区电子办公和移动办公业务需求。

2.推进机关内“最多跑一次”系统应用。按照全市“最多跑一次”统建系统推进机关“内跑”工作,推动机关内部90%以上部门间非涉密事项接入系统,上线事项原则上实现100%网上办。根据区机关部门“内跑”领域,推出一批机关内部“一件事”。

3.推进数字证书、电子印章应用。加快数字证书、电子印章在电子公文、电子审批、电子证照(证明)中的使用,强化电子文件的有效性和合法合规性。

(三)强化协同应用,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

1.推进一批政府监管领域数字化协同应用

(1)加快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结合柯桥区应急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实际需求,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决策支持、政务管理等业务系统组成的智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体系。

(2)全面实施危险废物数字化管理。充分依托浙江省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等各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固体废物智能化监管系统,依法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通过数字化手段掌握危险废物流向,提升危险废物风险防控水平。

(3)统筹五大类固废信息化管理。整合优化集成五大类固体废物信息系统,实现业务层面数据互联互通,提升管理、决策等综合能力,促进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设置与公众生活相关的便捷服务入口,建立各类固废产生信息和利用处置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城市大脑”及时获取分析舆情信息,精准识别风险,有效提高公众参与度与获得感。建设企业生产及污染治理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

(4)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启用省统一行政处罚办案系统,形成从行政监察到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的监管联通,并推进简易处罚的掌上办理端应用。全面推进行政执法监管系统应用,实现“双随机”事项覆盖率达到100%,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占比达到5%,现场执法的掌上执法率达到100%。

2.推进一批社会治理领域数字化协同应用

(1)积极开展未来社区大数据平台建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完成两个中心(服务中心、数据中心)、四个应用平台(服务、管理、运行、决策)建设,集成党建服务、政务服务、智慧物业、智能安防、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的功能,从场景化模式出发,将便民服务、家居物业、信息通知、社区活动、社区生活圈等诸多服务和信息整合到同一平台(数字社区APP),形成办理一件事,服务一站式,为居民提供便利。

(2)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在原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系统构架。完善基层治理主体数据库,深化基层治理四个平台与部门自建系统的协同应用。推动基层治理四平台应用向村(社区)延伸,探索完善多远共治、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

(3)深化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站式改革。以柯桥区退役军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实现对柯桥区域范围内的退役军人管理和服务,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提供上下协同的信息化支撑、为退役军人政策制定和科学化管理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保障、为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精细化专属的信息化服务。

(4)持续推进“智安小区”建设。在2019年试点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视频技术、一卡通、大数据应用,以提升小区管理服务水平为目的,实现业主、物业管理、社区建设的智慧管控,加快“智安小区”建设,今年全区50%以上的社区实现智慧防控全覆盖。

3.推进一批民生服务领域数字化协同应用

(1)加快智慧医疗一卡通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单位开展自助结算、诊间结算、刷脸付、医后付等智慧结算方式,完成电子票据对接,打造智慧门诊,实现轻松缴费,简化就医流程。推动居民电子健康卡与电子社保卡(医保卡)“两卡融合、互绑互认”,完成电子健康卡的医保身份认证、医保移动支付和“医后付”等功能,推动“一网通办”在全市范围内实现。

(2)探索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在定点药店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视频数据汇聚的基础上,通过智慧医保系统,实现视频数据和业务数据的联动,实现对药店医保卡套现、盗刷等事件的事前提前防范、事中紧急处理、事后快速查证,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3)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继续推进乡村小学和乡村薄弱初中结对帮扶覆盖,推进互联网同步课堂常态化应用开展。

4.推进一批经济治理领域数字化协同应用

(1)深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应用。推动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审批“最多80天”,企业投资简易低风险小型项目快速审批“最多20个工作日”。实现非涉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100%网上办理。

(2)加快花样版权数据中心库及花样图案AI比对系统深化应用。完善花样版权数据中心库,继续收录全省花样版权新登记数据,逐步扩展到外省纺织面料花样版权登记数据。深化花样图案AI比对系统应用,进一步提升花样版权登记质量和登记效率。综合运用花样图型自动化预览、检索、查询、比对等功能,为花样图型相似性认定提供技术支撑。

(3)实施企业互联网信息监管。开发企业互联网信息监管系统,打通各相关职能部门数据,实现对柯桥区所有在册企业(工商登记)网上留存各类经营信息的互联网监测。

(四)强化技术保障,夯实数字化治理支撑基础

1.打造“城市大脑”智慧“中枢”。完成绍兴“城市大脑”·柯桥平台(一期)建设,以数据为中心,依托海量实时数据的分析,优化政府职能,构建智慧应用公共支撑。

2.建设“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根据城市综合管理与社会综合治理应用场景,集城市态势感知、分析决策、联勤指挥、智慧城市体验展示、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增强城市管理的监控预警、事件响应和跨领域协同能力,实现常态化全时治理。打造“一云汇数据、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一人通全岗”的“四个一”管理模式。

3.迭代提升公共数据支撑能力。在全市“一朵云”的整体公共数据平台体系架构下,做好全区公共数据分级维护、协同共享。完善全区公共数据目录,进一步做实做深数据归集,拓展数据归集领域,根据场景化应用,推进生态环保、交通运输、市场管理、外来人口管理等区域治理专题数据库建设,有条件推进“个人数据包”“法人数据包”专题库建设,为建立领导数据“驾驶舱”奠定基础。积极参与省、市公共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暨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

4.推进政务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在全市政务“一朵云”体系下,完善区政务“一朵云”架构,推进部门业务系统上云。加快政务外网IPV6改造,加快视联网规模化应用,提升共享服务能力,保障各基础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5.推进数字化治理安全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类安全制度,厘清安全责任主体和边界。完善安全监管体系,按照相关等级保护要求,做好相应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和建设监督工作。实施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手段和措施,防范数据泄密、滥用、篡改风险。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2020年6月底前,各单位要按照明确的工作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工作专班,细化实施计划和责任分解,对场景化多业务协调应用的重大项目,牵头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强化工作落实。建立日常检查和工作推进机制,各有关单位要将完成情况每月底报区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增优秀项目动态申报。

(二)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城市大脑”·柯桥平台、政府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研究“十四五”时期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大数据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举措。

(三)加强项目管理。落实好《柯桥区电子政务和信息化项目预审管理办法》,优化电子政务和信息化项目申报审批“一件事”改革,推进项目预审全流程平台建设,推进项目管理模式从事前审查到全流程管理转变。建立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联动机制。

(四)加强绩效考评。完善政府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健全专项督查机制。将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纳入部门和镇(街道、开发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考核导向。同时,要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数字素养”,积极为数字化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受教育机会,注重培养既精通政务业务又能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综合性干部。

(五)加强宣传引导。积极依托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平台,建立数字化赋能区域治理现代化宣传专区,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宣传报道,汇聚各方合力,积极营造发展氛围。

本通知自2020年9月10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