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立人”思想之精髓

发布时间:2019-07-22 10:27

信息来源:柯桥区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先生指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然欧美之强,莫不以是炫天下者,则根底在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此中蕴含了先生宝贵的“立人”思想。 “立人”就是要把中国人从“不把人当人”的专制统治下的奴隶地位解放出来,从封建伦理纲常、道德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国民自身的弱点劣根性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独立、自由和解放,张扬个性,振奋精神,重铸健全的民族性格,促成由传统的中国人向现代的中国人的转变,达到民族的自立自强。这是鲁迅先生一生从事文学创作、进行思想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真正觉醒,也是作为思想家的鲁迅先生的独特贡献。

科学准确地把握“立人”思想,是继承鲁迅先生内在精神血脉的前提。“立人”教育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姑且将其概括为:弘扬传统,改造弱点;洞达世界,开拓新流;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合理做人,致人于全。

一、弘扬传统,改造弱点。作为中国人的个体如何“立人”,即“合理的做人”,达到“理想的人生”的境界,鲁迅先生认为当发扬民族精神。“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所谓“民魂”,也就是民族精神。鲁迅先生在他的许多杂文和小说中,高度肯定和颂扬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鲁迅先生又清醒的看到,由于长期地封建专制统治,国民被中国固有封建伦理纲常禁锢着,要使传统的中国人转变为现代的中国人,必须克服自身的许多弱点,“改良这人生”。他在批判中运用的是“由非见是”的思维方法,从批判中改造成为“理想的人生”,以达到“立人”的目的。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国民最缺乏的是“诚和爱”。因为缺少“诚”,就“自欺欺人”,“瞒和骗”;因为缺少“爱”,就麻木和冷漠。因为深感国民的麻木和冷漠,他弃医从文,在他笔下描绘了各式各样的“看客”。鲁迅先生对这种可怕的麻木和冷漠感到十分沉痛,他呼唤人间的“诚和爱”,就是在呼唤被压迫人民对压迫者的仇恨和反抗,团强起来,“能憎才能爱”。

二、洞达世界,开拓新流。鲁迅先生是中国20世纪最早主张开放而最坚定的思想家。他的“立人”思想,本身就是他“洞达世界”实行开放的结晶。鲁迅先生认为要振兴民族,“首在审已,亦必知人,比较即周,爰生自沉”;国民的“自觉”,“与世界见识之广博有所属”。观其一生,鲁迅先生从留学日本时的青年时代提出要“洞达世界”,到五四时期的中年时代提出要“容纳世界新潮流”,到晚年时代提出“拿来主义”,一生一再强调“明哲之士”不能“眼光囚于一国”,一定要放眼世界。鲁迅先生把中国教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审已”“知人”的远大目光,具有面向世界的广阔胸怀,具有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化教育的先驱之一。他从批判传统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中“开拓新流”,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以致教育手段,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都提出改革和创新的种种主张,以使中国的教育由传统逐步向现代转型。

三、以人为本,张扬个性。这是鲁迅“立人”教育思想的精髓,真正体现了现代价值观和现代教育观。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的鲁迅先生,最大的贡献在于发现“生命”和“生命的价值”,发现“人”和“人的尊严”,发现人的“发展”要求和潜能。他说,“生命便是第一义”,要珍惜生命;又说“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因而,他提出教育要“以幼者为本位”,也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位”;教育的任务在于“教这新生命去发展”。“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这是鲁迅先生“立人”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终极关怀。由此构建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立人”现代教育观。如何教育学生,鲁迅提出三点要义:

其一为“理解”。这是鲁迅先生建立在现代“儿童观”和现代“学生观”的基础上的人文关怀。他认为儿童也就是学生,不是“缩小的成人”,他们有不同于成人的“世界”。青年学生最少传统观念和精神负担,善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富有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喜欢活动和游玩,又富有独立意识和自我追求,是思想最为活跃、个性最为鲜明、精力最为旺盛的群体。“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其二为“指导”。这实际上是阐释了现代的父子观和师生观,揭示了现代教育的本质。鲁迅先生提出长辈负有用“全副精神”指导教育孩子的责任,批判历来教育孩子的两种“成法”:一是放任自流,“任其跋扈”;二是以父道尊严、师道尊严,训斥打骂,严加管束。他提出长辈对孩子,教师对学生,应是“指导者和协商者,而不是命令者”,应该“和蔼若朋友然”。教育者被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方法上是民主的,态度上是宽容的。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人格对人格的影响。

其三为“解放”。鲁迅先生不把孩子、学生看作是单纯的认知体,不把孩子、学生看作是长辈和教师的附属品,而首先看作是生命的个体,是“独立的人”。他们与成人一样,有独立的意志、思想和情感;又认为社会在进步,后起的新人“一定尤异于前”,人的发展道途又“大有差等”各个不同。因而父辈和教师不能以因袭的传统强求于他们,决不能把学生当作盛载知识的“工具”,当作雕塑的材料,“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像印版书似的”把学生培养成“每本一律”,用统一的标准制造统一的成品,以致“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而要“把人当人”,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意志,要让孩子和学生“自由思索”,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要适如其分,发展各个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个性对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合理做人,致人于全。这是鲁迅先生提出的培养“后起新人”的教育目标,体现了超前的现代人才观。“立”怎样的“人”,把下一代培养成怎样的人?鲁迅先生提出要能“合理的做人”,“致人性于全”。具体地说,就是要“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这个宏伟的培养目标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把后起一代置身于“世界新潮流”的国际广阔背景之下;二是从中国人“不被淹没”的民族责任感的高度出发;三是符合适应“角逐列国是务”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因而显得高瞻远瞩,对新时期转型时期的教育富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鲁迅先生一生非常强调“合理做人”的问题,要“致人性于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鲁迅先生认为,家长和学校要“尽教育义务”,以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和学生,使他们既不要成为“唯唯诺诺”的“驯良的百姓”,也不要成为“横暴冥顽”的“顽童”;首先应该要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应该要有远大的理想,明确的是非、热烈的好恶,鲜明的爱憎。

鲁迅先生又一贯提倡“后起新人”要构建完整的智能结构,提高全面素质。他主张办学和读书要和“实社会接触”,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既要有书本知识,又要有实践能力;既要有科学头脑和科学精神,又要有艺术头脑和人文精神。他一直告诫学生,学文学的不要放弃科学,学科学的要学习文艺和历史;他还强调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习一二门外语。由此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外语能力,使他们具有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去迎接国际社会的挑战,在世界新潮流中自由游泳。

诚然,历史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列国”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更为密切,“角逐”也更为激烈,科学技术的竞争,产品市场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即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鲁迅先生的“立人”教育思想更显得高瞻远瞩,他的种种主张越来越显现其重要性。(胡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