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双向互惠,重构文化

发布时间:2019-07-18 11:14

信息来源:柯桥区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教育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当前,“互联网+义务教育”的发展战略在组织形式上是以跨区域或城乡学校结对的方式来加以落实,因此,其激励机制的设计就应当考虑到这种学校组织新生态的特点、优势与问题。 

  一、虚实结合。城乡学校之间结对,使原有的完全虚拟的网络空间成为虚实结合、以实为主的空间,“人+网”演变成“人++人”的精准互动,原有的自由的网络行为发展为目标导引下的组织行为。所以,其激励也需要虚实结合。首先是虚拟的激励,运用行为记录手段使过程显化,例如网络积分、点赞集赞、网络币、代金币等形式,这些形式可以让教师有积极性卷入到运用网络手段改进教学中;其次,要深入考虑“人与人”的激励,结对双方的教师逐步从陌生人成为熟人,从职业共同体演变成情感共同体,因此,诸如每月必须上课几节、每节课必须提供多少反思等过于刚性的考核要求常常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可以代之以“记录一个有趣的故事”、“提供一次精彩的网络交流”、“展示一次有趣的课堂互动“、“学生成长展示会”等柔性的、选择性与自适性更强的方式,突出过程的价值,增加双方教师的情感黏度,达到激励教师的目的。 

  二、双向互惠。首先要考虑如何保证支教学校有真心、有恒心?一是必须打破原有总量包干零和式的绩效制度,在分配上认可教师的额外付出,政府用资源购买和资源维护的方式提升学校积极性。二是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励教师,如通过积分,换取高层次培训、研学旅行、学术交流等。三是线下的面对面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人文交流。其次要考虑如何保证受助学校有决心、有信心?一是从办学宏观层面、管理中观层面和课堂微观层面等多层面展开互动交流,让它有方向感;二是要给受助学校有选择权,减少“拉郎配”、“包办婚姻”,让它有自主权,三是要给受助学校展示权,“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让它有发展的“获得感”。 

  三、重构文化。文化才是深层的激励,因此,结对之后,需要从三个层面考虑文化重构,一是教师评价要从原有的教师个体文化走向团队文化,逐步实现文化融合,形成文化上的互补优势,评价制度上要转向对教师团队的评价;二是要吸收网络文化的优势,让更多的教师在被围观中获得成长的动力;三是要致力于形成新时代乡村教育的独特文化内涵。   (《浙江教育报》鲍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