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8221-9/2019-3667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19-06-11
组配分类: 统计信息 文件编码:
  • 信息索引号:

    00258221-9/2019-36679

  • 主题分类:

    统计

  •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 成文日期:

    2019-06-11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2018年绍兴市柯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9-06-11 14:12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柯桥区

访问次数:

2018年绍兴市柯桥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柯  桥  区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柯桥调查队

(2019年3月)

 

2018年,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牢牢把握“绍兴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接轨沪杭都市圈的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等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综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04.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8%。人均GDP 207307元,增长5.2%,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1328美元。第一产业增加值35.12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708.87亿元,增长6.3%,其中工业增加值609.68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660.56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50.5:47.0。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58亿元,增长1.2%。其中,农、林、渔业分别实现产值36.63亿元、4.87亿元、5.97亿元,增长4.8%、0.4%、4.3%,牧业实现产值3.64亿元,下降27.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0.68万亩,下降0.4%,实现粮食总产量9.15万吨,增长1.7%,其中晚稻产量6.01万吨,增长0.4%。生猪出栏量10.21万头,下降37.5%;禽肉产量481吨,增长79.5%;禽蛋产量2331吨,增长21.2%;茶叶产量7347吨,增长2.3%;淡水产品产量2.06万吨,增长1.8%。

2018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 位

2018

粮食总产量

万吨

9.15

生猪出栏量

万头

10.21

生猪存栏量

万头

6.50

家禽出栏量

万只

29.9

家禽存栏量

万只

37.54

肉类产量

9086

禽蛋产量

2331

茶叶产量

7347

淡水产品产量

20555

美丽乡村升级版全域推进。持续深化“五星达标、3A争创”,创建马鞍镇亭山桥村等89个五星达标村,漓渚镇棠棣村、平水镇王化村、安昌街道大山西村等10个3A级景区化示范村。漓渚镇棠棣村建成全市首个乡村振兴讲习所,并入选2018年全国生态文化村。齐贤街道、夏履镇创建为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平水镇等3个镇创建为市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打造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5个,市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0个。开展闲置农房激活市级试点工作,盘活农房12.3万平方米,打造刻石山雅居、畅艺园、兰心民宿、日铸山庄等民宿,带动乡村休闲等美丽经济增长23%。获评2018年度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市、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01.90亿元,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777.03亿元,增长4.3%。其中: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完成661.75亿元,增长29.4%;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完成390.90亿元,增长16.9%;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完成209.88亿元,增长10.5%。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 位

2018

化学纤维

万吨

221.61

亿米

6.85

印染布

亿米

145.14

服装

万件

3466

黄酒

万吨

16.38

精制茶

万吨

4.13

水泥

万吨

94.99

塑料薄膜

万吨

38.98

PTA

万吨

138.56

发电量

亿千瓦时

63.28

万吨

4.09

配合饲料

万吨

47.91

无纺布

万吨

2.94

针织布

万吨

64.35

聚酯

万吨

69.99

工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812.31亿元,增长21.6%,新产品产值率42.7%;实现利润总额110.43亿元,增长13.8%;实现利税总额172.82亿元,增长7.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2%,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顺利完成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实现退出区内无印染企业,三期17只项目中有16家企业投产。深入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功创建首批市级绿色工厂4个,绿色园区2个和绿色产品6个,迎丰科技和三力士入选国家第三批绿色工厂。打造市级行业“隐形冠军”企业25家。加快“两化融合”,上报“企业上云”6000家,上报新增工业机器人291台。

营造企业发展好氛围。出台《柯桥区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意见》,实施差别化生产要素供给,共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1.23亿元。提前投用工业废水脱氨工程,关停搬迁汤浦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内工业企业,整治1332家“低散乱”企业,盘活闲置厂房50万平方米,建成小微企业园35家,集聚入园683家小微企业。积极破除低效供给,盘活存量闲置用地2069亩。

全区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81.40亿元,增长5.1%,其中在省内完成的产值796亿元,增长15.0%;实现税金总额67.5亿元,增长2.5%新批建筑业企业资质72项。建筑产业现代化提速,完成产值520亿元,增长31.3%,成为全省首批建筑工业化示范城市。出台《绍兴市柯桥区加快推进住宅全装修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建筑产业“互联网+”大会暨中国建筑与建材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全年共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64项,其中国家级优质工程7项,包括鲁班奖3项、詹天佑奖1项;全年共主编国家级行业标准1项,参编国家级行业标准6项;获发明专利21项,国家级QC成果6项,创建省级以上施工工法13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0.30亿元,增长0.7%。其中:民间投资、交通运输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完成317.05亿元、50.83亿元、36.60亿元和25.30亿元,增长16.0%、13.4%、47.2%和164.1%。先后举办两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和签约仪式,合计68个总投资911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8个项目入选“市县长项目工程”,落地率达到71.4%

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79.71亿元,增长9.1%;施工房屋面积805.30万平方米,增长28.2%;竣工房屋面积186.04万平方米, 增长77.1%。商品房销售面积282.53万平方米,增长16.6%;商品房销售额394.42亿元,增长60.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49亿元,增长11.1%,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77.82亿元,增长10.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7.67亿元,增长13.1%。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5827.26亿元,增长16.2%,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5143.04亿元,增长16.3%;零售业商品销售额684.22亿元,增长15.4%。商贸服务业发展潜力释放,大润发、中纺CBD国际时尚中心等项目顺利开业;成功举办元旦新春购物嘉年华、五一春季消费周和国庆柯桥城市购物节系列活动。

年末拥有商品交易市场89个,全年实现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856.49亿元,增长9.7%;其中中国轻纺城市场成交额和钱清轻纺原料市场成交额分别为1213.99亿元和594.38亿元,增长12.3%和5.8%。轻纺城网上交易额420.40亿元,增长38.4%。

“月月有展会、天天可时尚”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举办展览、演出、赛事活动87场,其中产业类展会15场。春季纺博会设1392个国际标准展位,展览面积3.4万平方米,参展企业540家,入场48015人次;秋季纺博会设1523个国际标准展位,展览面积3.4万平方米,参展企业526家,入场40192人次。成功举办张学友演唱会、周杰伦演唱会,录制浙江卫视“最优的我们”、“梦想的声音”第三季等栏目。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793.22亿元,增长11.6%。其中,出口总额751.00亿元,增长9.5%;进口42.22亿元,增长70.5%。深入实施“廿展千企”、 “丝路柯桥·布满全球”活动计划,组织1793家次企业参加春秋季广交会、美国拉斯展等境内外展会35场次,赴意大利、缅甸、巴基斯坦举办自办展。出口国家和地区188个,出口额居前五位是越南、美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西。继续位列全省外贸十强县(市、区)。建成轻纺城跨境电商产业园,新增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企业155家。有序推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采购企业、专业观众、意向签约金额等均位居全市第一。

全年完成合同外资5.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9亿美元,分别下降41.3%和11.9%。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7家,总投资5.85亿美元,增长2.1%,注册资本5.73亿美元,下降14.8%。

 

七、交通和旅游业

 

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465.53公里,其中,国道53.46公里,省道56.20公里,县道374.81公里,乡道291.40公里,村道678.23公里,专用公路11.44公里。全区实现客运周转量237921万人·公里,下降3.4%,货运周转量1050830万吨·公里,增长11.7%。加快融入杭绍甬一体化,开工建设杭金衢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推进杭绍台高速、杭绍城际轨道等融杭交通项目,轻纺城大道高架镜水路互通、钱滨线建成通车。打造“全域美丽公路”,提前改造等外路、差等路106公里,被评为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启用全省首个县区机构单设的“智慧交通”平台,“柯桥公交”荣获全国新能源公交创新突破企业称号。

成功创建为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456.34万人次,增长15.0%,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2450.81万人次,增长16.3%;实现旅游总收入252.79亿元,增长15.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51.21亿元,增长18.5%。绍兴安昌古镇晋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绍兴酷玩小镇·东方山水乐园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夜鲁镇”免费开放。2018年,推出“老绍兴·金柯桥”整体品牌形象,全年开展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目标市场整体营销21场次,成功举办长三角首届夏日欢乐冰雪季、杭州万人游柯桥、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新锐电影节等活动,荣获“世界休闲城市”称号。漓渚镇列入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培育名单,东方山水乐园(室内沙滩)-浙江国际赛车场(赛车)-若航直升机基地(飞行)获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荣誉,瓜渚湖入选2018浙江省十大运动休闲湖泊,日铸茶文化体验风情线获评“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塔牌本酒获2018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荣誉。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26个,其中3A级旅游景区5个,4A级旅游景区5个。

 

 

八、财政、金融和证券

 

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98.58亿元,增长9.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36亿元,增长10.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89亿元,增长10.8%,其中民生支出得到重点保障,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等九项民生支出总计93.1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5%,增长13.8%。

新增嘉兴银行、平安银行、台州银行3家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区内银行机构增至27家。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940.26亿元,增长7.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58.04亿元,增长11.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580.01亿元,增长17.1%,银行不良贷款率降到1%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0.25亿元,增长7.5%,保费赔付支出金额6.69亿元,增长23.4%。

全年证券交易额4284.43亿元,下降16.5%。年末开户数18.46万户,增长16.1%。年末全区拥有上市公司15家,新三板企业12家。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拥有高等学校2所,在校学生1.26万人,专任教师572人;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0.91万人,专任教师621人;普通中学27所,在校学生3.73万人,专任教师3365人;小学55所,在校学生4.43万人,专任教师2671人。新(扩)建幼儿园、中小学21所,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建成投用,签约引进北大附中柯桥未来学校。高考北大清华录取20人,一段上线1374人,比去年增加185人;职校学生获得省级、全国级技能比赛金牌10枚、2枚,数量全市第一。4个课程群获市首届精品拓展课程群,2个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第六届精品拓展课程。承办全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全省社区教育工作现场会,4家单位成为全国学习型单位。“空中课堂”130件课例获全国“创新课堂”奖。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区域案例入围教育部案例征集,6所初中、4所中心小学通过第二批市级现代化学校评估。

实施区科技成长型企业三年培育计划(2018-2020),开展区级重大科技攻关10项、区级社发项目68项、市级社发项目10项、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577项。当年认定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63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市级众创空间7家;专利授权616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93件、实用新型专利2968件,实施专利产业化项目33只;使用创新券753.38万元,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额8.3亿元;1家企业荣获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3项科技成果分别获中纺联“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浙江省专利优秀奖”。引进共建研究院3家、技术转移中心8家、孵化器运营团队8家,引进设计人才31名、其中设计领军人物4名。时尚设计基地荣获国际工业设计大奖--“TIA十佳服务平台奖”,全年设计研发等服务性收入2.6亿元,带动企业销售额突破300亿元。

年末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1件,省著名商标113件,市著名商标208件。全年申报注册商标 5388 件,核准注册商标4669件,其中国内核准注册商标4404件,国外核准注册商标265件。“平水珠茶”地理标志商标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

累计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8项、国家标准175项、行业标准171项,为主起草“浙江制造”标准17项, 17只产品通过“浙江制造”认证(授权),2018年度“浙江制造”标准新增数和认证企业新增数均位列全市首位。制订《绿色印染团体标准达标企业检查评价细则》,出台《绍兴市柯桥区绿色印染团体标准达标企业认定办法》,首次开展绿色印染团体标准达标企业认定工作,2018年度达标企业数达20家;浙江精工钢结构成为全区首家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企业;柯桥区成为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标准化战略重大试点项目应用示范单位;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数量列全省县(区)级首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区内共有绍兴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推进文化礼堂建设、“书香柯桥”建设,新建文化礼堂61家、文化分馆8家,实现文化分馆镇(街)全覆盖,完成中心镇及服务人口10万以上镇(街道)图书分馆镇(街)建设。组织开展文艺五进、周末剧场、文化走亲、莲花书场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1700余场,推出莲花书场“醉忆柯桥”一台戏,组织“幸福水乡才艺秀·农村文化礼堂品牌赛事年活动”、农村电影2131工程等群众文体活动7000余场。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排名及58个二类地区(含宁波)排名中均位列第五,继续保持全市第一。越剧《屈原》获省“五个一工程奖,越剧《王阳明》献演国家大剧院,莲花落小戏《一刨花》获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会演金奖第一名。承办2018“浙江好腔调”曲艺中篇展演活动及浙江曲艺传承人培训,柯桥区人民政府荣获“创建中国曲艺之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兰亭文化创意街区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年度省文化创意街区的单位。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06个,其中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家、妇幼保健院1家、皮肤专科医院1家、镇卫生院8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社会资本开办的综合医院1家、中医骨科医院1家,口腔医院4家。全区开放床位4465张,卫生技术人员6867人,其中医生2891人。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完成医共体改革省级试点,组建3个区级医共体,新建25个名医工作室,基层首诊率、区域内就诊率分别提高到64.1%88.2%。组建28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率为45.6%,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79.7%区中医医院的中医肿瘤学科被省卫健委列入基层优势学科

拥有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场所2196个,体育场馆38个,社区健身场所面积9.72万平方米。全年获世界级金牌3枚,亚洲级金牌1枚,国家级金牌8枚、省级金牌35枚、市级金牌155枚。荣获浙江省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谢震业获国际田联分站赛百米冠军并打破亚洲记录,徐娱以高水平运动员身份被北京大学录取,裘丹泓获世界青年射击世界杯团体冠军,傅文豪进入国家足球青年队集训营。承办全省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甲组晋级赛、总决赛,柯桥小学获得全省冠军,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举办2018第五届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柯桥站)暨柯桥区第二届运动休闲时尚周,协助省足协顺利完成2018中甲联赛浙江毅腾15个主场的相关工作。体育彩票发行额30323万元,增长36.3%。

 

十一、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

 

深化“河长制”,创新“湖长制”,开展“碧水行动”,建设“污水零直排区”,“五水共治”群众满意度测评达到85.36,创造历史新高,考核结果为满分,并列全市第一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清淤205万立方米,28个市对区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类水标准以上,鉴湖、大小坂湖获评省级“美丽河湖”。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7.8%PM2.5均值38微克/立方米,下降7.3%开展重点行业VOCs和涉VOCs排放“散乱污”企业整治,推进迎丰纺织和天宇印染两家“环保领跑”示范企业创建。完成全区5个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创建试点,云鼎纺织园区通过市级验收。

扎实推进节能工程,加快优化用能结构,实时跟踪列入市重点节能项目计划的31只工业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推进节水型企业的创建,推动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加快开展清洁生产验收。落实能源“双控”目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消费总量699万吨标煤(等价能耗),下降1.6%;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1%。

 

十二、城乡建设

 

截至年末,城区建成区面积72平方公里,实有城市市政道路面积815.85万平方米。全年处理城市污水1.66亿吨,其中处理生活污水0.45亿吨。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23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63平方米

完善城市分区规划,按国际标准实施钱杨板块、马宅湖、新开河、瓜渚湖南岸等重点区块的城市设计。推进城中村改造,拆迁20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三年改造圆满收官,惠及52个小区、1.2万户居民。完成老城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加大市容秩序、违法建设等综合整治,“三改”1378万平方米,拆违173万平方米,创建成为省级“基本无违建区”。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人口为68.1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3.34万人,女性人口34.7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8.9%和51.1%。出生人口6376人,出生率为9.4‰,死亡人口4525人,死亡率为6.6‰,全年净增人口1851人,按户籍登记计算的自然增长率为2.8‰。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20元,增长8.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768元,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45元,增长8.8%。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1。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9969元、33328元、21568元。

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2.25%,新增城镇就业3.4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69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24人。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30514人,金额6223.71万元;接受创业培训631人次,共计发放创业培训补贴63.1万元;发放技能培训补贴701.16万元。

年末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1.15万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40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2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1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1.47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0.7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0.7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4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9.3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29.46万人。

发放救助金1.34亿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60.5万人次。新增企业冠名慈善基金13个,募集善款3862万元。累计投入2亿元,全面完成镇街社会福利中心提档升级,共有养老机构14家,创建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2家。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054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536万元。全年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数为5660人。

 

  

 

 

注:

    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今后均以《柯桥区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是按现价计算的初步核算数,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由于计量单位取舍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区人力社保局;美丽乡村建设等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局;名牌、标准、商品交易市场、交易额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管局;出口、对外经济等数据来自区商务局;客运周转量、货物周转量等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货币金融、上市公司等数据来自区金融办;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区教体局;旅游、艺术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数据来自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卫生、医疗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区公安局;拆迁整治、建筑等数据来自区住建局;国家抚恤、社会捐助等数据来自区民政局;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授权等数据来自区科技局;绿化、建成区面积数据来自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保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城乡居民收支来自国家统计局柯桥调查队;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